氣街

中醫基礎理論 經穴 鍼灸學 中醫學 經絡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ì jiē

2 英文參考

qi passag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athway of qi[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氣街:1.經氣通行的徑路;2.腹股溝股動脈處;3.經穴別名。

4 經氣聚集通行的道路·氣街

氣街經氣聚集通行的道路[1] 。全身分四氣街氣街經氣通行的徑路,分四氣街[2][3]。《黃帝內經靈樞·衛氣》:“頭氣有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脛氣有街。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氣在胸者,止之於膺與背腧;氣在腹者,止之於背腧與衝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衝)與承山、踝上以下。”說明經絡頭面、胸、腹、脛的分部聯繫(意指頭、胸、腹、脛各部都有經氣通行的徑路[3][3]經氣上達頭部的(手、足三陽)均聯繫腦;經氣至胸部的(手三陰)均聯繫到胸膺背俞(肺、心);經氣至腹部的(足三陰)均聯繫背俞(肝、脾、腎)和腹部衝脈經氣下抵脛部都聯繫氣衝[3]氣街,可以說是對經脈“結”與“標”的總結[3]

氣街四海,主要說明全身經絡氣血在上下分部中還有內外之間的分段匯通關系。《黃帝內經靈樞·海論》說:“人亦有四海十二經水經水者皆注於海”,即指十二經脈像水流一樣匯通於四海氣街與十二經的標部相通,匯合於四海,故“海”是經絡氣血精神的最大集合體。

4.1 氣街的概念

氣街,是經氣匯聚、縱橫通行的共同道路。

黃帝內經靈樞·動輸》說:“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四街者,氣之徑路也。故絡絕則徑通,四末解則氣從合,相輸如環”。意指四肢末端是陰陽經會合之處,也是經氣通行的大絡脈,而頭、胸、腹、脛四氣街,是經氣循行的徑路,若氣阻塞了小絡脈,則四街徑路就會開通,促使經氣運行如常。當四末邪氣得以解除,則絡脈又溝通,經氣又從這裏輸轉會合,如環無端,週而復始,運行不息。

頭、胸、腹、背等處,是經氣流行、集中和佈散的主要部位,是氣街所在範圍,因有頭氣街、胸氣街、腹氣街、脛氣街之分。這些部位與標本根結中所說的經氣佈散、歸結於頭、胸、腹、背部位相似,故氣街可以認爲與標本根結中的“標”和“結”的範圍相一致,是頭、胸、腹(分上腹、下腹)及脛的橫斜通道。

4.2 氣街的內容

氣街部位有四。如《黃帝內經靈樞·衛氣》說:“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俞;氣在腹者,止之背俞衝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承山踝上以下”。

頭、胸、腹、脛四氣街的具體部位是:

氣街 — 聚於腦部;

氣街 — 聚於胸前及背俞穴肺俞厥陰俞心俞);

氣街 — 聚於背俞肝俞脾俞腎俞等)和腹部臍旁的衝脈交會穴肓俞關元等);

氣街 — 聚於少腹氣衝穴、承山穴及踝上下的部位。

4.3 氣街與“結”、“標”部位對照表

4.4 氣街理論的應用

氣街理論,着重闡述頭、胸、腹、脛部位各有脈氣匯合循行的通道,說明內臟與胸腹、背腰之間內外前後相應。

胸腹背腰部的腧穴,以背俞募穴爲代表,其功能作用相似之處,既能治療局部疾病,又能治療相關內臟的疾病。

手三陰經通於胸,相應內臟是肺、心、心包,其氣輸注匯聚於胸前及背俞

足三陰經通於腹,相應內臟是肝、脾、腎,其氣輸注匯聚於腹部及背俞

因此,胸腹內臟有病,便可選用胸腹部有關腧穴背俞穴進行治療。如臨牀上遇頭痛頭暈疾患,可取頭氣街所在的百會風池等穴治療;胸滿咳喘,可取胸氣街相應的腧穴中府肺俞等穴治療;腹痛腹瀉,可取腹氣街相應的腧穴中脘天樞胃俞脾俞大腸等穴治療;下肢痿痹,可選用相應的氣衝伏兔足三裏承山等穴治療。

5 腹股溝股動脈處·氣街

氣街指腹股溝股動脈處(指氣衝部,即股動脈搏動處[3][3]。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中足陽明胃經循行“入氣街中”。《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氣街動脈各一。”王冰注:“氣街穴名,在毛際兩旁歸來下鼠鼷上,同身寸之一寸脈動應手。”

6 氣衝穴的別名·氣街

氣街經穴別名(Qìchōng ST30)[3][3]。出《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即氣衝[3][3]。代號ST30[4]。別名氣街[4]。屬足陽明胃經[5]。氣:指經氣;衝:衝要[5]。穴在氣街部位,當衝脈起始部,爲經氣之要道,故名[5]

6.1 位置

在腹股溝區,恥骨聯合上緣,前正中線旁開2寸,動脈搏動處[5]。仰臥取穴[5]

位於腹部,臍下5寸旁開2寸處(《鍼灸甲乙經》、《黃帝內經素問·刺熱篇》王冰注)[5]。一說“去腹中行當各三寸”(《鍼灸資生經》)[5]

6.2 穴位解剖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腹外斜肌腱膜→腹內斜肌→腹橫肌[5]

布有髂腹股溝神經;並有腹壁淺動、靜脈通過,外側爲腹壁下動、靜脈[5]

6.3 功能主治

有舒宗筋、理厥氣、調膀胱、和營血作用[5]。主治少腹前陰等疾患。如小腹滿痛、腰痛控睾奔豚疝氣陰莖腫痛、陽痿淋瀝癃閉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經閉不孕難產胞衣不下[5]。現代又多用以治療附件炎子宮內膜炎、睾丸炎[5]

主治疝氣偏墜睾丸腫痛,小便淋瀝月經不調帶下難產遺精陽痿[5]

6.4 刺灸法

一般直刺0.5~1.0寸;艾炷灸3~5壯;艾卷灸5~10分鐘[5]。本穴所處位置,男子約當精索、女子約爲子宮韌帶處,且靠近動脈,故宜慎刺少灸[5]

直刺0.5~1寸[5]艾條灸5~10分鐘[5]

6.5 現代研究

據報道:選用雙側外陵氣衝三陰交切口針麻,用於輸卵管結紮術[5]

6.6 附註

穴位置,《鍼灸甲乙經》載:“在歸來下,鼠鼷上一寸,動脈應手。”《備急千金要方》謂:“在歸來下一寸,鼠鼷上一寸。”《黃帝內經素問·刺熱篇》王冰注謂:“在腹臍下橫骨兩端鼠鼷上同身寸之一寸動脈應手。”其與腹正中線距離有2寸(《鍼灸甲乙經》)和3寸(《鍼灸資生經》)二說。今從《鍼灸甲乙經》和《黃帝內經素問王冰註定位[5]

7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46.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16.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11.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4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