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言》

清 莫枚士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藥驗論

凡中病之藥,服後半日許,可驗其當否者,大法有三∶一則藥到病除。如《靈樞不得臥,用半夏秫米覆杯即臥,及他方所云一劑知二、劑已者是也。一則服藥後別生他病,非藥之祟,正是病被藥攻,拒之使然。如《傷寒論太陰病桂枝湯反煩,風溼相搏術附湯,其人如冒狀者是也。一則服藥後所病反劇,非藥之誤,正是以藥攻病,託之使然。如《證類本草》成訥進丸方表雲∶臣弟訴患中風五年,服此丸至二千丸,所患愈加,不得憂慮,服至四千丸必得復,至五千丸當復丁壯是也。第一驗人所易知。其第二驗恆易令人疑惑,自非識病辨脈確有把握,必將改易方法,以致轉輾貽誤者有之。若第三驗則必訾之議之,因而棄之矣。然數十年目見耳聞,第三驗最多,如傷寒初起及瘧、痢方盛之時,投以中病之藥,往往增劇。第二驗次之,第一驗最少。世人狃於第一驗之快,而欲以概其餘。噫!此事真難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