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言》

清 莫枚士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脾脈說

脈經》脾脈長長而弱,來疏去數,再至曰平。案長長謂來長,較去短者爲疏,故以來疏申之。弱言其和柔,與《素·脈要精微》義合。彼文曰∶平脾脈來和柔(句),相離如雞踐地曰平。雞之踐地,舉足舒而下足略促,故取以形容來長去短之脈,且如雞踐地之象,去來略差,不似夏脈之鉤來盛去衰、秋脈之毛來急去散也。如雞踐地之象,去來略斷,不似春脈之弦長而相引、冬脈之石絕不相續也。此所以爲脾脈也。鳥喙之兌(兌古銳字),鳥距之堅,正和柔之友,屋漏之止而時行,水流之行而不止,正相離如雞踐地之反。又再至非數,而云去數者,非一息六至之謂,但謂其密耳,對疏言之也《病源》作來疏去,正訓密,較《脈經》易知。數之爲密,亦有確證。《孟子》數罟不入池。罟數,即密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