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言》

清 莫枚士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古方蟲混稱說

古方於瘕及蟲病,往往混稱。然動者爲蟲,不動者爲瘕,分別亦不難。良由蟲所居處,其阻礙氣血,實與積同,故混稱之耳!如《病源》十九酒瘕,雲有蟲使之然。夫能飲人所飲酒,則動矣。而巢氏入之瘕門,後世直稱之爲酒蟲。其食症,能食人之所食飯,以酒瘕例之,是亦有蟲使然也,而巢氏則但稱爲症而已。此混稱二病之證也。推之《綱目》所載茶瘕,吐出後猶能飲茶,亦其類矣。崔元亮《海上方》,以地黃心痛,吐出蟲長尺許,頭如壁宮。劉禹錫傳信方》崔抗女患心痛,食地黃冷淘吐出物可方寸許,狀如蛤蟆,無足目,似有口。此二物皆不雲動,明是瘀血所爲病也,而以蟲狀之。諸如此類,不可枚舉,讀者當以意逆旨,勿泥其詞。況醫書之傳自文人者,又多形容過情者乎!餘作《證原》,以能動及飲食者入之蟲,不能者入之積,非違古也,古略今詳,有勢不得不如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