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言》

清 莫枚士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成注《傷寒論》論

王叔和之次仲景論也,有義有例,各以類從,無可議者。成氏即用其本,故與《玉函經》次同。其六經六篇,又與《千金翼》次同。由晉而唐而宋,即此本、即此次也。何自明以來,諸家竟以顛倒移易爲能哉?夫成氏至八十歲始注此書,則見聞廣、閱歷深,宜其辨別之精若此。然於脈證方藥則當,而於章節義例則疏。如六經篇首,不註明太陽陽明等之謂何?與太陽諸症獨舉頭項強痛惡寒以爲端,陽明諸症獨舉胃家實以爲端之義云何?若《平脈法》寸口趺陽兩脈迭舉,經意自有所指,成則各分段隨文以注之,使讀者茫然不知其何謂。凡此皆成氏之疏。欲窮經者,尚須參考《病源》、《千金》等書以自得之,勿墨守一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