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言》

清 莫枚士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傷寒論》例跋

仲景列四溫脈法外,於冬溫則僅舉其氣,溼溫則並無其目者,以仲景書以傷寒名,必溫之兼寒者,始論及之。若冬溫則但溫無寒,溼溫則兼溼而非寒,例不得入此書,故不論及。其溼篇之溼,雖自溼來,要與溼溫全不相似溼溫脈證,自在《難經》、《脈經》中,不可混指也。且仲景於溼已明雲與傷寒相似,故此及之。相似者,謂其體痛也。其篇首又云宜應別論,以明其體例之不雜,可謂嚴矣,安得以溼當溼溫,強配《難經傷寒有五之言乎?又論文於四溫前雲,冬溫復有先後,更相重沓,亦有輕重,爲治不同,證如後章;而於四溫後雲,以此冬傷於寒,變爲溫病,病之傳變、方治如說。兩文驟若牾,必如餘說方合。蓋冬溫所以受而不發者,亦以其有正氣之寒束之故也。《靈》、《素》止有冬傷於寒之溫,而無冬中於溫之溫,正以後束之寒,統於專受之寒,詞雖融渾,而義特引申。學人必知此,而後仲景此文及《病源》、《千金》、《外臺》諸言春溫者,始一一瞭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