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遲

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五遲 中醫兒科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ǔ chí

2 英文參考

five kinds of retardation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five retardation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five kinds of tardy growth in infant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五遲(five kinds of retardations[1]、five retardations[2])爲病證名[3]。是指以立遲行遲齒遲語遲發遲爲主要表現的疾病[3]。即小兒發育遲緩的各種病證的總稱[3]

4 五遲病因病機

醫宗金鑑·幼科心法要訣》:“小兒五遲之證,多因父母氣血虛弱,先天有虧,致兒生下筋骨軟弱,行步艱難,齒不速長,坐不能穩,要皆腎氣不足之故。”

5 五遲辨證分型

5.1 五遲·肝腎兩虛證

五遲·肝腎兩虛證(five retardations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liver and kidney[3])是指肝腎不足,不能榮養筋骨,以筋骨萎弱,發育遲緩,坐起、站立、行走、生齒等明顯遲於正常同齡小兒,囟門寬大頭項軟弱,頭型方大,目無神采反應遲鈍,易驚,夜臥不安,舌淡,苔少,脈沉細無力,指紋淡爲常見症的五遲證候[3]

5.2 五遲·心脾兩虛證

五遲·心脾兩虛證(five retardations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heart and spleen[3])是指心血不足脾氣虛弱,神形失養,以語言發育遲緩精神呆滯,智力低下,頭發生遲緩,發稀萎黃四肢萎軟,肌肉鬆弛,口角流涎,吮吸咀嚼無力,或見弄舌納呆便祕,舌淡胖,苔少,脈細緩,指紋色淡爲常見症的五遲證候[3]

5.3 五遲·痰瘀阻滯證

五遲·痰瘀阻滯證(five retardations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phlegm and static blood[3])是指痰瘀阻滯心經腦絡,以失聰失語,反應遲鈍,意識不清,動作不自主,或有吞嚥困難流涎,喉間痰鳴,或關節強硬,肌肉軟弱,或有癲 發作,舌胖有瘀斑瘀點,苔膩,脈沉澀或滑,指紋紫滯爲常見症的五遲證候[3]

6 五遲分類

五遲立遲行遲發遲齒遲語遲[3]

6.1 立遲

立遲五遲之一[4]。是指小兒週歲以後,不能自己站立的病證[4]

6.1.1 病因病機

肝主筋腎主骨,小兒肝腎不足,或哺養失宜,影響筋骨的發育,以致膝蓋骨軟弱,足脛無力,不能自立[4]

6.1.2 治療

治宜滋補肝腎[4]。用六味地黃丸枸杞鹿角膠當歸白芍之類[4]

6.2 行遲

行遲五遲之一[5]。《證治準繩·幼科》:“凡兒生至週歲三百六十日,膝骨成,乃能行。”小兒週歲以後甚至二、三歲還不能步行者爲行遲[5]

6.2.1 病因病機

肝主筋腎主骨,小兒肝腎不足,或哺養失宜,脾胃虛弱元氣不充,影響筋骨的發育,故遲遲不能行動[5]

6.2.2 治療

腎虛弱者,宜滋補肝腎,用六味地黃丸加鹿膠、牛膝之類;元氣不足者,宜補益元氣,用調元散[5]

6.3 發遲

發遲五遲之一[6]。是指小兒初生無發,日久不長,長亦稀疏萎黃的病證[6]

6.3.1 病因病機

發乃血之餘,小兒所稟於先天的血氣不足,不能上榮於發,故頭髮不生[6]

6.3.2 治療

治以補血爲主[6]。宜胡麻丸[6]

6.4 齒遲

齒遲五遲之一[7]。又名齒不生[7]。小兒乳齒約在六至十個月內出現,如已屆生齒之期還未生齒者爲齒遲[7]

6.4.1 病因病機

世醫得效方》:“齒不生者,由齒者骨之所絡,髓之所養,稟氣不足,則髓不能充於骨,故齒久不生。”腎主骨生髓,齒爲骨之餘,小兒先天腎氣不足,髓不能充,故齒生較遲,生亦不固[7]

6.4.2 治療

治宜益腎充髓,用腎氣丸補骨脂、胡桃之類[7]

6.5 語遲

語遲五遲之一[8]。是指小兒二三歲一般能說簡單的語言,到四五歲還不能說話者爲語遲[8]

6.5.1 病因病機

言爲心之聲,腎脈舌本,小兒先天腎虛心氣不和,爲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8]。但也有由後天脾胃虧損,津氣不能上榮所致者[8]

6.5.2 治療

腎氣不足者,用六味地黃湯加菖蒲,遠志之類;心氣不足者,用養心湯脾胃虛弱者,用補中益氣湯[8]

7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20.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5.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74.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51.
  7.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22.
  8. ^ [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4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