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流涎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kǒu jiǎo liú xián

2 英文參考

angular saliva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口角流涎爲病證名[1]

4 病在中焦胃熱則流熱涎脾虛則流冷涎·口角流涎

病在中焦胃熱則流熱涎脾虛則流冷涎。症見涎唾口角流出,綿綿不已,睡時尤甚,以致浸淫口角下脣皮膚紅赤,溼爛生瘡。治法若因胃家有熱者,宜清胃瀉火。用清胃散加減;若因脾家虛寒者,宜溫中補脾。用白朮半夏乾薑木香黨蔘丁香青皮等。[1]

病因脾氣虛衰,不能收攝津液所致。《景嶽全書·雜證謨》謂口角流涎,爲太陰髒氣之脫。《醫鈔類編》治舌縱涎下多唾,或口角流涎不止,口眼斜,手足痿軟,用神龜滋陰丸。《張氏醫通》治氣虛挾痰,卒然暈倒,口眼斜口角流涎者,用六君子湯秦艽天麻薑汁竹瀝

5 蟲積者·口角流涎

蟲積者,宜殺蟲消疳。可選用烏梅丸加減。[1]

6 小兒生齒口中流涎者·口角流涎

小兒生齒口中流涎者,勿需治療。[1]

7 中風者·口角流涎

中風者,《醫鈔類編》卷十二:“舌縱涎下多唾口角流涎不止,口眼斜,手足痿軟,神龜滋陰丸。”《張氏醫通》卷一:“卒然暈倒,口眼斜口角流涎者,氣虛夾痰也。六君子加秦艽天麻薑汁竹瀝。”[1]

8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9.

治療口角流涎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