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蔘

補虛藥 中藥材 根及根莖類 補陰藥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án shā shēn

2 英文參考

radix adenophorae[朗道漢英字典]

adenophorae,radix[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ourleaf ladybell roo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ladybell roo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adix Adenophor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fourleaf ladybell roo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南沙蔘中藥名,出《本經逢原》。爲桔梗科植物輪葉沙蔘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 Fisch. 或杏葉沙蔘Adenophora stricta Miq. 的乾燥[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Radix Adenophor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fourleaf ladybell root(《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別名

白沙蔘、泡沙蔘、空沙蔘羊婆奶[2]

7 來源

南沙蔘桔梗科植物輪葉沙蔘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 Fisch.或沙蔘A. Stricta Miq.等的根[2]

8 產地

南沙蔘主產安徽、江蘇、浙江、貴州、四川、雲南等地[2]

9 性味歸經

南沙蔘味甘、微苦,性涼;入肺、胃經[2]

10 南沙蔘的功效與主治

南沙蔘具有清肺養陰祛痰止咳的功效,治肺熱咳嗽咯痰不爽,百日咳,口燥咽乾虛火牙痛[2]

11 南沙蔘的用法用量

煎服:9~15g[2]

13 南沙蔘的化學成分

輪葉沙蔘的根含三萜皁苷[2]

沙蔘根含羽扇烯酮、白花前胡素、β-谷甾醇及其糖苷等[2]。又含多糖[2]

14 南沙蔘的藥理作用

南沙蔘煎劑對兔有祛痰作用[2]

其浸劑對離體蟾蜍心臟有強心作用;對奧杜盎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等皮膚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2]

15 南沙蔘的藥典標準

15.1 品名

南沙蔘

Nanshashen

ADENoPHoRAE RADIX

15.2 來源

本品爲桔梗科植物輪葉沙蔘Adenophora tetraphylla(Thunb.)Fisch.或沙蔘Adenophor

a stricta Miq.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後趁鮮颳去粗皮,洗淨,乾燥

15.3 性狀

本品呈圓錐形或圓柱形,略彎曲,長7~27cm,直徑0.8~3cm。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凹陷處常有殘留粗皮,上部多有深陷橫紋,呈斷續的環狀,下部有縱紋和縱溝。頂端具1或2個根莖。體輕,質松泡,易折斷,斷面不平坦,黃白色,多裂隙。氣微,味微甘。

15.4 鑑別

(1)本品粉末灰黃色。木栓石細胞類長方形、長條形、類橢圓形、類多邊形,長18~155gm,寬18~61μm,有的垂周壁連珠狀增厚。有節乳管常連接成網狀。菊糖結晶扇形、類圓形或不規則形。

(2)取本品粗粉2g,加水20ml,置水浴中加熱10分鐘,濾過。取濾液2ml,加5%a-萘酚乙醇溶液2~3滴,搖勻,沿管壁緩緩加入硫酸0.5ml,兩液接界處即顯紫紅色環。另取濾液2ml,加鹼性酒石酸銅試液4~5滴,置水浴中加熱5分鐘,生成紅棕色沉澱。

(3)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30ml,加熱迴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甲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南沙蔘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2~5μl、對照藥溶液3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9:1:2滴)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磷鉬酸試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主斑點。

15.5 檢查

15.5.1 水分

不得過15.0%(附錄ⅨH 第一法)。

15.5.2 灰分

不得過6.0%(附錄ⅨK)。

15.5.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2.0%(附錄ⅨK)。

15.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稀乙醇溶劑,不得少於30.0%。

15.7 南沙蔘飲片

15.7.1 炮製

除去根莖,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15.7.2 性味歸經

甘,微寒。歸肺、胃經

15.7.3 功能與主治

養陰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氣。用於肺熱燥咳,陰虛勞嗽乾咳痰黏,胃陰不足,食少嘔吐,氣陰不足煩熱口乾

15.7.4 用法與用量

9~15g。

15.7.5 注意

不宜與藜蘆同用。

15.7.6 貯藏

通風乾燥處,防蛀。

15.8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6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0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