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逢原

清代 中醫學 中藥學 書籍 中藥學著作 古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ěn jīng féng yuán

2 註解

本經逢原》爲藥物學著作[1]。4卷[1]。清·張璐[1]。刊於1695年[1]分水、火、土、金、石、滷石、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谷、菜、果、水果、味、香木、喬木、灌木、寓木、苞木、臟器、蟲、龍蛇、魚、介、禽、獸、人32部,收集藥物約700餘種[1]。每種先記其性味、產地、炮製,次記以《本經》原文(不屬於《本經藥物者除外),又次爲發明,雜引各家之說及附方[1]。本書雖以《本經》命名,實際上並非全錄《本經藥物,更多收載的是後世常用藥[1]。其分類取材以《本草綱目》爲主,論述中則頗多個人見解與經驗心得[1]。現存多種清刻本、日本刻本及石印本。建國後有排印本[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2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