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腦切線傷清創術

顱腦火器傷手術 手術 神經外科手術 顱腦損傷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ú nǎo qiē xiàn shāng qīng chuàng shù

2 英文參考

debridement of tangential craniocerebral wounds

4 分類

神經外科/顱腦損傷手術/顱腦火器傷手術

5 ICD編碼

01.5906

6 概述

顱腦切線傷在戰傷救治的統計中約佔顱腦火器性穿透傷的20%,較火線上實際的致傷比率爲高,原因是此型傷傷後立即或數小時內死亡者很少,傷員幾乎均能被送到救治單位。此型傷的特點是投射物呈切線性擦過傷員的頭部而遠逸,造成頭皮軟組織顱骨、硬腦膜和腦組織的溝槽狀損傷,腦的溝狀傷道內有較多的顱骨碎片分散着,由於傷道距腦幹較遠,壓力波對腦幹作用已減弱,故生命體徵的變化多不嚴重。但腦皮質損傷的範圍較廣,運動和語言區常被累及,癲癇發生率較高。然而腦深部結構損傷則較少,清創多不復雜。

7 適應

顱腦切線傷清創術適用於:

1.傷員一般情況良好,經創口檢查顱骨攝片瞭解異物分佈後應準備清創。

2.傷員已於一線醫院做過清創,來院後經顱骨攝片證明腦內遺留多個碎骨片或1cm以上大彈片,應準備再次手術。

8 禁忌症

1.傷情嚴重,表現爲深昏迷、病理呼吸、血壓下降、脈搏頻弱,提示腦幹功能衰竭,不適於腦清創,應行支持療法。

2.伴有胸腹臟器傷的多發傷、面色蒼白脈搏微弱、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暫不適於腦清創。應首先抗休克和處理胸腹臟器傷,待病情穩定後再行腦清創。

3.傷後數日來院,腦部傷口已有膿性分泌物,暫不宜行腦清創,待感染控制後,行晚期清創。

4.腦清創後傷口已癒合,經影像檢查,顯示腦深部尚遺留單個骨片或<1cm的彈片,無感染徵象,則不需再次清創。

9 術前準備

1.皮膚準備,先用肥皂及水洗淨頭部,手術前夕剃頭。術前禁食。術前1h再給苯巴比妥0.1g,阿托品0.4mg或東莨菪鹼0.3mg肌注。

2.破傷風抗血清1500U。

3.攝顱骨正位和側位片,了解顱內碎骨片和金屬異物的數量、大小和位置。

4.有條件時行CT掃描,瞭解腦傷道的走行和範圍。有無顱血腫,其大小和部位。

10 麻醉體位

一般採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條件受限時亦可採用局部麻醉靜脈麻醉。根據射入口位置擺好體位

11 手術步驟

11.1 1.頭皮切口

一般頭皮創傷較長,有的頭皮傷爲兩個靠近的入口和出口。創緣切除後,以此爲中心做一弧形切口(圖4.2.2.3-1A)。

11.2 2.顱骨和硬腦膜處理

顱骨呈溝形骨折,以咬骨鉗從骨折緣向外切除,顯露到硬腦膜破口周圍1cm以上的正常硬腦膜處,形成一長圓形骨窗,硬腦膜破損緣切除一窄條(圖4.2.2.3-1B)。

11.3 3.腦清

在敞開的溝形腦傷道內,分佈大量顱骨碎片,混雜有碎化和變色失活的腦組織,如凝血塊、頭髮、帽子碎片等異物,均需予以清除。碎骨片分佈較淺,以腦壓板敞開傷道尋找,達到徹底清創要求(圖4.2.2.3-2A),取顳筋膜或帽狀腱膜修補硬腦膜缺損,一般不使用人工腦膜

11.4 4.創傷縫合

頭皮傷兩側做帽狀腱膜下游離,爭取無緊張縫合(圖4.2.2.3-2B)。

12 中注意要點

1.清創時,摘除骨片的數量、大小和位置必須與顱骨平片顯示的相一致,避免因一些骨片遺漏而導致再次手術。

2.腦深部1cm以下小彈片,不易發生感染,如無感染症狀多不主張摘除,但1年內需要追蹤觀察或定期進行CT檢查。

3.清創時對腦腫脹應分析原因,如呼吸道不暢通,彌散性腦腫脹、腦深部或遠隔部位血腫等,應行CT檢查,針對原因進行處理。如血腫遺漏將危及病人生命

4.最大限度保護腦功能,在擴大腦切口,摘除腦深部異物時,均應避開運動和語言區和其傳導束,手術入路應妥善設計。

5.射入口有大量腦脊液流出者,多與腦室傷或氣竇損傷有關,腦清創後應嚴密縫合和修補硬腦膜,防止術後漏液。

13 術後處理

1.術後有條件時,應進行ICU術後監護。無監護條件時也應嚴密觀察病人的意識瞳孔血壓脈搏、呼吸和體溫變化,根據病情需要每15min~1h測量觀察1次,並認真記錄。若意識逐步清醒,表示病情好轉;如長時間不清醒或者清醒後又逐漸惡化,常表示顱內有併發症,特別是顱內出血,必要時應做CT掃描,一旦證實,應及時送手術室,清除血腫,徹底止血。有嚴重腦水腫者,則應加強脫水治療。開顱術出血較多者,術後應注意充血容量,維持正常血壓。但輸血、補液不宜過多過快,以免加重腦水腫。呼吸道應保持通暢,短期內不能清醒者應行氣管切開。術後應給予吸氧。

2.清創後應常規攝顱骨X線平片,如腦內仍存留一些骨折片,可根據傷員的全身和創傷的局部情況,選擇適當時機再次清創。

3.此型傷腦皮質損傷面積廣泛,癲癇發生率高,術後應常規服用抗癲癇藥物3~6個月。

4.清創後腦深部仍留有小彈片或少量骨片者,如恐手術加重損傷不予摘除時,爲了傷員安全,可間隔6個月~1年行CT複查,負傷超過1年,發生感染的可能性很少。

5.清創後康復過程中,如出現顱內高壓和病竈症狀加重者,應行CT複查,發現感染竈,應予以清除。

6.顱骨缺損修補:無感染創傷,術後3~6個月內進行,有感染創傷,最好在創傷癒合1年後進行。

14 併發症

14.1 1.創傷感染

見於腦清創的時間延遲,或清創不充分,腦內仍存留一些碎骨片、失活腦組織和凝血塊所導致。應控制感染和加強創傷局部處理,必要時再次清創。

14.2 2.腦突出

多見於清創後腦組織經骨缺損處向外呈蕈狀膨出,原因有腦腫脹和水腫,傷道性血腫創傷局部感染等,應針病因進行處理。由於外突的腦組織仍有生機、不宜切除,應在其周圍放置一棉圈以膠條固定保護。

14.3 3.腦膜炎

大多由於腦清創不夠徹底,遺留各種異物、失活組織和血塊等造成細菌良好繁殖條件。針對致病菌抗生素敏感性用藥,包括鞘內注射。

14.4 4.顱骨骨髓炎

創傷感染累及顱骨,形成邊緣性骨髓炎,亦見於來自額竇傷感染創傷局部形成慢性竇道,常有死骨形成和合並硬腦膜外膿腫肉芽組織。在感染控制後,手術將炎症破壞的骨質廣泛切除到顯露正常硬腦膜處,創傷纔可治癒

14.5 5.腦膿腫

顱腦火器傷腦內碎骨片存留者如未做清創,約有半數發生顱內感染,其中主要是腦膿腫,尤其多發生於骨片密集處。1cm以上的大彈片亦可引起腦膿腫。CT檢查可以瞭解膿腫的位置、大小和其被膜形成情況,及其與骨片或彈片的關係。治療根據膿腫被膜形成的情況,採用不同手術方法

14.6 6.外傷性癲癇

應首先服用抗癲癇藥控制,如大發作頻繁,藥物控制無效時,可以在腦電圖皮質電極的檢查下,尋找致癲癇竈,進行軟膜下橫纖維切斷或病竈切除。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