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溫中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中成藥 消積化滯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à wēn zhōng wán

2 概述

大溫中丸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六首。《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記載有此中成藥的部頒標準。

3 中藥部頒標準

3.1 拼音名

Dawenzhong Wan

3.2 標準編號

WS3-B-2083-96

3.3 處方

厚朴(制) 50g 苦蔘 15g 陳皮 30g 山楂(炒) 50g 茯苓 30g 白朮(炒) 20g 香附(制) 160g 甘草 20g 六神曲(炒) 160g 青皮(炒) 60g 蒼朮(炒) 50g 針砂 160g 白芍(炒) 50g

3.4 製法

以上十三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醋40ml和適量的水泛丸,乾燥,即得。

3.5 性狀

本品爲棕褐色至黑褐色的糊丸;氣微香,味苦、微辛。

3.6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A)。

3.7 功能與主治

健脾祛溼理氣消脹。用於脾虛溼阻氣滯腹脹

3.8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6~ 9g,一日2次。

3.9 規格

每50粒重 3g

3.10 貯藏

密閉,防潮。

4 大溫中丸介紹

4.1 藥品類型

中藥

4.2 藥品名稱

大溫中丸

4.3 藥品漢語拼音

4.4 藥品英文名稱

4.5 成份

4.6 性狀

4.7 作用類別

4.8 適應症/功能主治

健脾祛溼理氣消脹。用於脾虛溼阻氣滯腹脹

4.9 規格

每50粒重3克

4.10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4.11 禁忌

4.12 不良反應

4.13 注意事項

1.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食物。

2.不適用於脾胃陰虛,主要表現爲口乾舌紅少津、大便幹。

3.小兒及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服藥三天症狀無改善,或出現其他症狀時,應立即停用併到醫院診治。

5.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6.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7.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8.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4.14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4.15 藥理作用

4.16 備註

請仔細閱讀介紹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5 丹溪心法》卷二方之大溫中丸

5.1 方一

5.1.1 處方

陳皮蒼朮厚朴三棱莪術青皮各五兩,香附一斤,甘草一兩,針砂(醋炒)二兩[1]

5.1.2 製法

爲末,醋糊爲丸[1]

5.1.3 用法用量

空腹薑湯送下;若脾虛黨蔘白朮芍藥陳皮甘草煎湯送下[1]

5.1.4 功能主治

丹溪心法》卷二方之大溫中丸主治食積黃腫[1]

5.2 方二

5.2.1 別名

大消痞丸[1]

5.2.2 處方

黃連黃芩各六錢,薑黃白朮各一兩,人蔘陳皮澤瀉炙甘草砂仁乾薑、炒神曲各二錢,炒枳實半兩,半夏四錢,厚朴三錢,豬苓一錢半[1]

5.2.3 製法

爲末,炊餅爲丸[1]

5.2.4 功能主治

丹溪心法》卷二方之大溫中丸主治痞積[1]

6 醫學六要·治法匯》卷六引丹溪方之大溫中丸

6.1 方名

大溫中丸

6.2 組成

香附(醋浸)1斤(春、夏1宿,秋、冬2宿),甘草2兩,針砂(炒紅,醋淬7次)1兩,厚朴(姜制)5兩,陳皮5兩,山楂5兩,蒼木5兩(泔浸),白朮2兩,茯苓2兩,青皮6兩,芍藥5兩,黃連5兩,三棱5兩,蓬術5兩,苦蔘5兩。

6.3 主治

黃病久者。

6.4 用法用量

黑筋骨露,氣實者,米飲送下50-60丸;肥白氣虛者,白朮湯送下30-40丸。服7日後,便覺手掌心熱涼、口脣內有紅暈,半月愈。

6.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醋爲丸,如梧桐子大。

6.6 用藥禁忌

忌一切油膩、生冷、肉、面、雞、鵝、羊、鴨、餈糉難化之物。

7 古今醫統大全》卷十八

7.1 方名

大溫中丸

7.2 組成

針砂10兩(炒紅,醋淬7次),陳皮5兩,蒼朮5兩,青皮5兩,厚朴(姜制)5兩,三棱醋煮)5兩,莪術醋煮)5兩,黃連5兩,苦蔘5兩,白朮5兩,生甘草2兩,香附子1斤(制)。

7.3 功效

制肝燥脾。

7.4 主治

疸證。黃疸黃胖黃腫虛黃耳鳴口淡怔忡微熱四肢無力,怠惰嗜臥腳軟,脈沉細,或兼食積發黃者。

7.5 用法用量

每服70-80丸,食遠鹽湯送下。

7.6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醋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8 丹溪心法》卷三

8.1 方名

大溫中丸

8.2 別名

溫中丸

8.3 組成

陳皮5兩,蒼朮5兩,厚朴5兩,三棱5兩,蓬術5兩,青皮5兩,香附1斤,甘草1兩,針砂2兩(醋炒紅)。

8.4 功效

制肝燥脾。

8.5 主治

食積黃腫谷疸酒疸

8.6 用法用量

空心姜、鹽湯送下;午後,飯前酒送下;脾虛者,以參、術、芍藥陳皮甘草作湯使下。

8.7 製備方法

上爲末,醋糊爲丸。

8.8 用藥禁忌

犬肉、果、菜。

8.9 各家論述

醫方考》:方名溫中者,主療溼鬱於中之義也。水谷酒食,無非溼化傳化得宜則治。一或積於中宮,則遏少火,熱而病黃矣。故用蒼朮香附陳皮青皮厚朴以平胃中之敦阜而利其氣,氣利則水谷不滯;用三棱莪術以削堅,削堅則積滯漸除,用針砂者,一借其銳金之令,以伐上中之木邪,一用其清肅之氣,以除少火之蒸熱也,甘草之用,和中而協諸藥爾。

8.10 附註

溫中丸(《保命歌括》卷二十七)。

9 重訂通俗傷寒論

9.1 方名

大溫中丸

9.2 組成

蒼朮2兩,炒山楂1兩半,川樸1兩,廣皮1兩,青皮1兩,雲苓1兩,炒白朮1兩,醋炒針砂1兩,生甘草梢2錢。

9.3 主治

黃胖水臌,腹膨腫滿。脾虛生溼,溼鬱爲熱,腹膨腫滿,黃腫水臌氣化不行,飲食衰少。

9.4 用法用量

每服2-3錢。

9.5 製備方法

六神曲糊爲丸。

9.6 附註

《飼鶴亭集方》本方用法:煉蜜爲丸,瘦人米飲送下,肥人白朮湯送下。

10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