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阻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學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ī zǔ

2 英文參考

damp obstruc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damp obstruction diseas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疾病科屬

內科

4 疾病概述

溼阻(damp obstruction[1]、damp obstruction disease[2])爲病名[3]。是指溼邪引起,以納呆,脘悶,腹脹頭重,倦怠爲主要表現的疾病[3][3][3]。多發生於夏令梅雨季節,南方或潮溼地方較爲多見。

5 診斷要點

1、臨牀表現以全身困重乏力胸悶腹脹口淡納呆症狀爲特徵。

2、舌苔膩苔脈象濡脈,浮而細軟。

3、發病多爲夏令梅雨季節。

6 辨證分析

本證病因多由於溼邪阻滯中焦,使脾胃受病,以致精微不得輸布,水溼停驟爲患。若患者平時脾胃虛寒,則溼邪易從寒化,表現爲溼困脾胃和脾虛溼阻,當以苦辛燥溼健脾化溼治之;若平時胃腸積熱,則溼邪易從熱化,表現爲溼熱中阻,當以清熱化溼治之。

7 辨證分型

7.1 溼阻·溼困脾胃證

溼阻·溼困脾胃證(damp obstruction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dampness retaining in spleen and stomach[3])是指溼邪困阻脾胃,以肢體睏倦而重,或頭重如裹,胸悶腹脹,納食不香,口中黏淡無味,便溏,或有形寒,舌淡,苔白膩,脈濡滑等爲常見症的溼阻證[3]

7.2 溼阻·溼熱中阻證

溼阻·溼熱中阻證(damp obstruction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obstruction of middle jiao by damp-heat[3])是指溼熱困阻中焦,以四肢困重,脘痞悶似痛,口中苦而黏膩,渴不欲飲納呆,尿黃短,大便不爽,或有發熱,汗出而熱不退,舌紅,苔黃膩,脈濡數等爲常見症的溼阻證[3]

7.3 溼阻·脾虛溼困證

溼阻·脾虛溼困證(damp obstruction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damp retention due to spleen deficiency[3])是指脾虛失運,水溼滯留,以四肢睏乏,脘腹痞悶,喜揉按,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厭食油膩,舌淡胖,苔薄膩,脈濡緩等爲常見症的溼阻證[3]

8 辨證論治

8.1 溼困脾胃

8.1.1 證見

8.1.2 治法

8.1.3 方藥

1、主方:平胃散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處方蒼朮12克,厚朴10克,陳皮6克,藿香12克,法半夏12克,白芷10克,茯苓12克,谷芽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藿香正氣丸,每次1瓶,每日3次。

8.2 脾虛溼困

8.2.1 證見

8.2.2 治法

8.2.3 方藥

1、主方:六君子湯虞摶醫學正傳》)加減處方黨蔘15克,茯苓12克,白朮12克,法半夏12克,陳皮12克,砂仁6克(後下),藿香12克,炒扁豆12克,谷芽30克,甘草6克。水煎服。四肢困重,面色萎黃神疲乏力,脘悶腹脹,飲食無味,健脾化溼厭食油膩,大便稀溏。舌質淡胖,苔膩,脈濡緩。肢體睏倦乏力頭重如裹,胸悶腹脹,飲食不香,口淡或苦辛燥溼。有甜味。苔白膩,脈濡滑。

2、中成藥香砂六君丸,每次9克,每日3次。

8.3 溼熱中阻

8.3.1 證見

8.3.2 治法

8.3.3 方藥

1、主方:甘露消毒丹王孟英溫熱經緯》)加減處方:綿茵陳20克,滑石18克,黃芩10克,石菖蒲6克,藿香12克,連翹12克,白蔻仁6克(後下),木通9克,布渣葉15克,射干10克,薄荷6克,金銀花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花茶,每次10克,每日2次,沖服胸悶腹脹口苦粘膩,不思飲食,口渴不欲飲,或有低清熱化溼。熱,尿黃。苔黃膩,脈濡數。

8.4 其他療法

8.4.1 1、簡便方

(1)藿香12克,茯苓15克,水煎服。適用於溼困脾胃。

(2)黨蔘15克,白朮12克,炒薏苡仁20克,水煎服。適用於脾虛溼阻

(3)布渣葉30克,木棉花15克,水煎服。適用於溼熱中阻。

8.4.2 2、預防調護

(1)脾胃素虛者,每逢夏令梅雨季節,切勿恣食生冷瓜果及油膩、肥甘之品,以防溼邪中阻。

(2)在夏令季節,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爲宜。也可選用藿香佩蘭荷葉及炒谷、麥芽,煎水作飲料。功效是芳香化溼醒脾和中,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9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7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