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明 張介賓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一、攝生

蒼天之氣,清靜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見疾病類五。)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臟。(陰陽四。)聖人日避虛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謂也。(運氣三十五。)夫陰陽之氣,清靜則生化治,動則苛疾起。(運氣三十二。)人神不守,非達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復入本元,命曰歸宗。(運氣四十三。)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疾病二十七。)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脈色九。)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是以聖人爲無爲之事,樂恬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陰陽二。)故養神者,必知形之肥瘦,營衛血氣之盛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針刺十三。)所有自來腎有久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淨神不亂思,閉氣不息七遍,以引頸嚥氣順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後,餌舌下津令無數。慎其大喜欲情於中,如不忌,即其氣復散也,心欲實,令少思。慎勿大怒,怒必真氣卻散之。欲令脾實,氣無滯飽,無久坐,食無大酸,無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悲傷即肺動,而真氣復散也,人慾實肺者,要在息氣也。(運氣四十一。)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疾病六十七。)陰陽和平之人,居處安靜,無爲懼懼,無爲忻忻,婉然從物,或與不爭,與時變化,尊則謙謙,譚而不治,是謂至治。(藏象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