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胰腺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ì wèi yí xiàn

2 概述

異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亦稱迷走胰腺(Aberrant Pancreas)或副胰(Accessory Pancreas),凡在胰腺本身以外生長的、與正常胰腺組織既無解剖上的聯繫,又無血管聯繫的孤立的胰腺組織,均稱爲異位胰腺。屬於一種先天畸形。本病由吉恩-舒爾茨(Jean-Schultz)於1727年首次報道。其確切發病率國內外無文獻報道,在屍體解剖中發現率爲0.11~0.21%,男女之比約爲3∶1。丁士海等綜合國內文獻報道,本病的發病年齡最小5歲,最大61歲,平均34.9±1.7歲,男女之比爲4.3∶1。

3 診斷

異位胰腺多數不引起任何症狀,目前也缺乏特異的檢查、診斷方法。僅少數病例因其部位較特殊、體積又較大者可以作出診斷。

幽門前區的異位胰腺,可引起幽門梗阻症狀(梗阻型),上消化道鋇餐檢查可見幽門前區充盈缺損(圖1),表面光滑,界線清楚,基底部較寬、不活動。如在充盈缺損中心見到小鋇斑(似潰瘍龕影),稱爲臍樣徵(圖2)。在切位片上,有時可在充盈缺損中有一細管狀緻密影伸入其中,稱爲導管徵(圖3)。臍樣徵和導管徵是異位胰腺的特徵性表現。

圖1 胃竇部異位胰腺鋇餐見邊緣整齊的充盈缺損

圖2 胃竇部異位胰腺“臍樣徵”

圖3 胃竇部異位胰腺“導管徵”

異位胰腺位於膽囊內,膽囊造影時可見膽囊壁上有充盈缺損,呈固定性膽囊結石的負影可移動,據此可供鑑別;但與膽囊息肉區別困難。

內窺鏡檢查活檢:位於胃、十二指腸內的異位胰腺,可行纖維胃鏡或胰膽管鏡檢查,瞭解其部位、大小形態,並同發生於胃、十二指腸內的其他疾病進行鑑別。如能看到胰管開口,就能明確診斷。活檢證實爲異位胰腺組織時,可以肯定診斷。

4 治療措施

異位胰腺繼發病理改變並引起明顯症狀時,應進行手術治療。如胃次全切除術、腸切除術、憩室切除術等。病竈較小者可作部分胃壁或腸壁切除,再縫合胃壁或腸管。切忌試圖從胃、腸壁上單純剝離異位胰腺組織。如果在其他手術中偶爾發現異位胰腺,且病人在術前也無異位胰腺引起的症狀,在不影響原定手術和切除異位胰腺並不困難的情況下,應儘可能予以同時切除。術中還應作冰凍切片,如有癌變則應擴大切除範圍或行根治術。

5 病因學

異位胰腺發生原因與胚胎髮育異常有關。在人胚的第6~7周時,當背側和腹側胰始基隨着原腸上段旋轉融合過程中,如果有一個或幾個胰始基細胞停留在原腸壁內,由於原腸縱行生長而可將胰始基帶走。背側胰胎基產生的細胞組織,將被帶到胃;腹側胰始基產生者則被帶到空腸,成爲異位胰腺。如果胰始基伸入胃腸壁、膽系、網膜甚至脾臟,就會在這些器官中出現胰腺組織,也爲異位胰腺

6 病理改變

異位胰腺可見於腹腔的任何部位,以十二指腸最多見,約佔27.7%;胃次之,約佔25.5%;空腸約佔15%;迴腸與Meckel憩室約佔3%;偶爾也可見於膽囊、膽管、肝臟脾臟腸繫膜大網膜、模結腸闌尾臍孔等處。發生在胃部的異位胰腺,50%以上位於遠側半胃,主要在胃前、後壁和大彎側,幽門前區比胃竇部稍多。在十二指腸者,主要位於乏特氏(Vater)乳頭以上,尤以十二指腸球部較多見。丁士海等綜合國內文獻報道67例異位胰腺的所在部位:胃33例,佔49.8%(其中胃竇部28例,爲84.8%,胃體部5例,15.2%);十二指腸8例,佔11.9%;空腸15例,佔22.4%;迴腸8例,佔11.9%;其他還有膽總管、升結腸、胰周脂肪組織各1例。

異位胰腺組織大多數呈淡黃色或淡紅色,單個分葉狀結節,偶見多個。異位胰腺組織的直徑多爲1~2cm,6cm以上者極爲少見。常埋藏於胰腺以外的器官中,如位於胃腸道壁內,則多位於粘膜下。丁士海綜合文獻報道29例,其中粘膜下層14例(48.3%),漿膜下層6例(20.7%),粘膜下和肌層內4例(13.8%),肌層內3例(10.3%),漿膜下、肌層和粘膜下層內2例(6.9%)。異位胰腺外觀形態與正常相似,但無被膜,不能剝離。其中央稍凹陷,常有胰管開口。顯微鏡所見爲正常胰腺組織,有腺泡、異管等小葉結構,約1/3的病例可見胰島。有時異位胰腺組織發生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囊腫腺瘤腺癌

7 臨牀表現

異位胰腺多無臨牀症狀,可在手術或屍檢中偶然發現。由於生長於某些特殊位置或發生其他病理變化時,可出現以下6種臨牀表現,有人也稱其爲六型:

1.梗阻型

生長消化道的異位胰腺,可引起所在器官的壓迫或狹窄而出現梗阻症狀。如位於胃竇部可引起幽門梗阻;位於乏特氏壺腹部可引起膽道梗阻;位於腸道可引起腸梗阻腸套疊等。

2.出血

異位胰腺易引起消化道出血,其原因可能系異位胰腺周圍胃腸道粘膜充血糜爛,或侵蝕胃腸道粘膜血管導致消化道出血

3.潰瘍

位於胃腸道異位胰腺,由於受消化液刺激,可分泌胰蛋白酶消化胃、腸粘膜而形成潰瘍;位於粘膜下的異位胰腺,可壓迫上層粘膜引起粘膜萎縮然後發生潰瘍

4.腫瘤

異位胰腺如位於胃腸道的粘膜下層,可使粘膜局部隆起;位於肌層內則可使胃壁或腸壁增厚,容易被誤診消化腫瘤。偶爾異位胰腺組織發生胰島素瘤,引起血糖過低;惡性變時則出現胰腺癌的表現。

5.憩室型

異位胰腺組織可位於胃腸道先天性憩室內,尤其在美克爾(Meckel)憩室內最爲常見,並可出現憩室炎、出血症狀

6.隱匿型

由於異位胰腺先天發育異常,因此,有些病例可終生無任何症狀,或在手術或屍檢時偶然被發現。

8 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如: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囊腫腺瘤腺癌等。

異位胰腺相關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