囟門

經穴別名 腧穴學 鍼灸學 中醫骨名 中醫學 中醫兒科學 中醫基礎理論 人體部位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ìn mén

2 英文參考

fontanel[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fontanel[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概述

囟門:1.小兒前囟處可觸知的軟組織;2.囟骨

4 小兒前囟處可觸知的軟組織·囟門

囟門(fontanel[1][2])爲人體部位名。是指嬰兒左右頂骨與額骨、枕骨尚未接合時的骨間隙,有前囟後囟之分[2][2]。即小兒前囟處可觸知的軟組織[3]

囟門陷下或隆起,有助於判斷顱內壓的高低[3]

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嬰兒頂骨未合,軟而跳動之處,名曰囟門。”

4.1 關於囟

囟爲人體部位名。囟(xìn信)同顖[3]。指嬰兒的左右頂骨與顱蓋諸骨接合不緊所形成的骨間隙[3]。最易觸摸到的是菱形的前囟,亦稱額囟、囟門囟骨,和三角形的後囟,亦稱枕囟[3]。囟應在小兒半歲至兩歲內閉合,過遲或過早閉合均屬病態[3]

5 囟骨·囟門

囟門囟骨[3]囟骨即額囟[3]。嬰幼兒兩頂骨前內角尚未發育完全所致[3]。兩歲以後,額囟閉合而稱頂骨[3]。《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囟骨者,嬰兒頂骨未合,軟而跳動之處,名曰囟門。”

6 經穴別名·囟門

囟門經穴別名,即囟會[4]。見《奇經八脈考》。

囟會經穴名(Xìnhuì GV22,DU22)[5]。代號DU22[5]。出《黃帝內經靈樞·熱病》。屬督脈[5][5]。別名囟中(《備急千金要方》),鬼門(《備急千金要方》),頂門(《扁鵲神應鍼灸玉龍經》),天窗(《醫心方》),囟門(《奇經八脈考》)。囟即囟門,會即會合,此穴當囟門閉合處,故名囟會[5]囟會穴主治頭面疾患等:如頭痛目眩面赤暴腫,顏青,鼻衄,頭皮腫痛,面赤腫痛,鼻鼽鼻痔,鼻癰,驚悸嗜睡,癲疾,小兒驚癇卒中眩暈鼻淵癲癇目赤暴腫,目不能視,鼻塞,不眠,嗜睡心煩中風小兒驚風寒熱,善嘔,煩滿,現代又多用囟會穴治療神經頭痛高血壓萎縮性鼻炎神經性嘔吐鼻出血神經官能症鼻炎鼻息肉,額竇炎,記憶力減退等。

6.1 囟會穴的別名

囟中(《備急千金要方》),鬼門(《備急千金要方》),頂門(《扁鵲神應鍼灸玉龍經》),天窗(《醫心方》),囟門(《奇經八脈考》)。

6.2 出處

鍼灸甲乙經》:囟會,在上星後一寸骨間陷者中,督脈氣所發。

6.3 穴名

囟即囟門,會即會合,此穴當囟門閉合處,故名囟會[5]

囟爲巔項前之頭骨。囟,囟門。會,聚會。此穴在冠狀縫和矢狀縫交界處,正當額骨與頂骨結合處,嬰兒腦髓未滿之時,頭骨未合,及長則閉,穴當其處,故名之。[6]

6.4 所屬部位

前頭[7]

6.5 囟會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囟會穴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2寸(百會前3寸)[7]

囟會穴位於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2寸處[7]。正坐或仰靠取穴[7]

囟會穴位於頭正中線,入前髮際2寸[7]

囟會穴在督脈的位置

囟會穴在前頭部的位置

囟會穴的位置

囟會穴在前頭部的位置

囟會穴的位置

囟會穴在前頭部的位置

囟會穴的位置

囟會穴在前頭部的位置

6.6 囟會穴的取法

正坐或仰靠,在頭部中線入前髮際2寸處取穴

囟會穴位於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2寸處[7]。正坐或仰靠取穴[7]

正坐或仰靠位,於前、後髮際連線的前1/6折點取穴;或於上星穴後1寸處取穴[8]

6.7 囟會穴位解剖

囟會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帽狀腱膜、腱膜下疏鬆組織。布有額神經及左、右顳淺動、靜脈和額動、靜脈吻合網。

6.7.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帽狀腱膜→腱膜下疏鬆組織[8]

皮膚→皮下組織→帽狀腱膜[9]

6.7.2 穴區神經血管

有滑車上神經和顳淺動脈分佈[9]

布有額神經分支;顳淺動、靜脈與額動、靜脈吻合[9]

6.8 囟會穴的功效與作用

囟會穴具有安神醒腦、清熱消腫的功效。

囟會穴有清頭、祛風、醒神的作用[9]

囟會穴有清頭散風之功,8歲以下禁針。胎兒諸竅靜閉,惟以臍吞吐母氣,促動膈肌爲之鼓盪,口處亦爲之小顫,是爲胎息胎息先天之氣。迨既生之後,則鼻司呼吸,是爲後天之氣,而囟乃漸合。《銅人腧穴鍼灸圖經》謂八歲之後,乃可針。凡關頭腦之病,以上各穴均可酌用。昔唐高宗患頭脹目昏,諸醫守至尊頭上莫刺之戒,故治之不效,獨秦鳴鶴囟會放血立效。《大成)雲:“刺百會出血,蓋隱囟會百會,以防粗工濫用有失也。愚以爲凡制此穴須先捫之,覺有突突灼熱,乃可刺之,血出亦易。捫之不熱者勿刺,乃虛證也。後人多取上星穴以代之。”[9]

6.9 囟會穴主治病

囟會穴主治頭面疾患等:如頭痛目眩面赤暴腫,顏青,鼻衄,頭皮腫痛,面赤腫痛,鼻鼽鼻痔,鼻癰,驚悸嗜睡,癲疾,小兒驚癇卒中眩暈鼻淵癲癇目赤暴腫,目不能視,鼻塞,不眠,嗜睡心煩中風小兒驚風寒熱,善嘔,煩滿,現代又多用囟會穴治療神經頭痛高血壓萎縮性鼻炎神經性嘔吐鼻出血神經官能症鼻炎鼻息肉,額竇炎,記憶力減退等。

囟會穴主治頭面疾患等:如頭痛目眩面赤暴腫、顏青、鼻衄、癲疾、小兒驚癇卒中[9]

囟會穴主治頭痛眩暈鼻淵癲癇[9]

囟會穴主治頭痛眩暈目赤暴腫,目不能視,鼻淵鼻塞鼻衄;不眠或嗜睡心煩癲癇中風小兒驚風寒熱,善嘔,煩滿[9]

現代又多用囟會穴治療神經頭痛高血壓萎縮性鼻炎嗜睡神經性嘔吐[9]

囟會穴主治頭痛眩暈鼻塞鼻出血小兒驚風[9]

頭暈目眩,頭皮腫痛,面赤腫痛,鼻淵鼻鼽鼻痔,鼻癰,驚悸嗜睡高血壓神經官能症鼻炎鼻息肉,額竇炎,記憶力減退。

6.10 刺灸法

6.10.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9]

平刺0.3~0.5寸,局部酸脹[9]

沿皮刺0.5~0.8寸[9]

平刺0.5~0.8寸[9]

注意:穴當囟門處,小兒囟門未閉或剛閉合不久者禁針[9][9][9]

6.10.2 灸法

可灸[9][9][9]

艾條灸5~10分鐘[9]

6.11 囟會穴的配伍

囟會穴配玉枕頭風[9]

囟會穴配迎香嗅覺麻痹[9]

囟會穴配百會嗜睡[9]

囟會百會前頂,有溫陽散寒作用,主治腦冷痛

囟會上星風門,有宣肺清熱,利鼻竅的作用,主治鼻淵鼻塞

囟會通谷,有行氣醒腦去溼的作用,主治腦瀉頭痛健忘等。

囟會百會,有昇陽通關行氣活血作用,主治卒暴中風嗜臥等。

囟會百會,治卒暴中風[9]

囟會本神前頂天柱足臨泣,治小兒驚癇[9]

囟會百會太陽,治頭暈[9]

囟會上星,治鼻衄[9]

囟會百會前頂,治頭風[9]

囟會足通谷,治鼻淵[9]

6.12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頭痛顏青者,囟會主之。癲疾嘔沫,暫起僵仆,惡見風寒面赤腫,囟會主之。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治目眩面腫鼻塞不聞香臭驚癇,戴目上不識人

鍼灸大成》:主腦虛冷,或飲酒過多,腦疼如破,衄血面赤暴腫,頭皮腫,生白屑風頭眩,顏青目眩鼻塞不聞香臭驚悸,目戴上不識人

類經圖翼》:頭風生白屑,多睡,針之稱佳。針訖以末鹽生麻油調和,揩髮根下,即頭風永除。

鍼灸聚英》:初灸不痛,病去即痛,痛止灸。八歲以下不得針,緣囟門未合,刺之恐傷其骨,令之夭。

鍼灸資生經》:予少刻苦,年逾壯則腦冷,或飲酒過多則腦痛職破,後因灸囟會,非特腦不復冷,他日酒醉,腦亦不疼矣。

聖濟總錄》:囟會一穴,只可針五分,過即令人頭旋目暗,急針百會風府二穴救之。

7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72.
  4. ^ [4]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63.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64.
  6. ^ [6]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7. ^ [7]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9.
  8. ^ [8]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63.
  9. ^ [9]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