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痔

中醫鼻科 鼻息肉 中醫耳鼻喉科學 中醫學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í zhì

2 英文參考

nasal polyp[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鼻痔爲病名[1]。見《外科正宗》卷四。是指鼻內息肉如榴子,漸大下垂,閉塞孔竅使氣不得宣通的病證。即鼻息肉[2]

外科正宗》卷四:“鼻痔者,由肺氣不清,風溼鬱滯而成。鼻內瘜肉,結如榴子,漸大下垂,閉塞孔竅使氣不得宣通。內服辛荑清肺飲,外以硇砂散逐日點之,漸化爲水乃愈。”

鼻息肉(nasal polyp[3])又稱鼻痔[3]鼻菌[3]。是指以鼻塞日久,鼻竅內見有表面光滑、觸之柔軟而不痛的贅生物爲主要表現的鼻病[3]鼻息肉是鼻部常見疾病,也與某些全身疾病有關。其狀若葡萄或榴子,光滑柔軟,帶蒂而可活動[4]

鼻息肉一名,首見於《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原是指鼻塞症狀,“若鼻息肉不通”而言,至隋代《諸病源候論》始列爲病名,並對其病機症狀做了扼要論述[4]。後世醫家對本病的論述也較多。

4 鼻痔病因病機

鼻痔多因肺經溼熱,壅結鼻竅所致[4]

外科大成》卷三:“鼻痔……由肺經溼熱內蒸,如朽木而生芝蘭也。”

多由素嗜炙煿厚味,致使溼熱內生,上蒸於肺胃,結滯鼻竅而成[4]。或因鼻竅長期受風溼熱邪毒侵襲,致肺經蘊熱,失於宣暢,溼熱邪濁漸積鼻竅,留伏不散,凝滯而結成息肉之患[4]

醫學入門》卷五:“鼻痔肺風熱極,日久凝濁,結成息肉如棗,滯塞鼻竅。”

5 鼻痔症狀

鼻痔的主要症狀爲持續性鼻塞,並有嗅覺減退,鼻涕增多,常有頭昏頭痛[4]

檢查時,可見鼻腔內一個或多個贅生物,表面光滑,色灰白或淡紅,半透明,觸之柔軟而不痛,可移動[4]。若息肉較多較大,可引起鼻外形的改變,鼻樑變寬而膨大[4]

6 證候分析

溼濁壅滯,積聚日久而成息肉[4]

腫爲溼濁而生,故柔軟而半透明,色灰白[4]

偏於熱,則呈淡紅色[4]

腫物阻於鼻腔,清竅不通,脈絡受阻,故鼻塞多呈持續性,嗅覺減退[4]

鼻之上爲頞,頞之上爲腦,其氣上通於腦,溼熱停聚,肺竅不利,故頭痛頭昏,涕多[4]

7 鼻痔的診斷

鼻腔檢查,發現鼻內有一個或多個表面光滑、大小不一、帶蒂可活動、質軟無痛的贅生物,爲本病的主要診斷依據[4]

8 鼻痔的治療

8.1 辨證分型

鼻息肉·寒溼凝聚證(nasal polyp with pattern of cold-dampness congelation and aggregation)是指寒溼凝聚,以漸進性或持續性鼻塞嗅覺減退或喪失,鼻黏膜色淡或蒼白,鼻息肉色白透明,伴流涕清稀或白黏、噴嚏多、易感冒、畏風寒舌質淡,苔白膩,脈緩弱等爲常見症的鼻息肉證候[4]

鼻息肉·溼熱蘊結證(nasal polyp with dampness-heat amassment pattern)是指溼熱蘊積,以持續性鼻塞嗅覺減退,涕液黃稠,鼻黏膜色紅,息肉灰白、淡紅或暗紅,鼻道有稠膿涕,伴頭痛頭脹納呆腹脹大便黏滯、口乾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等爲常見症的鼻息肉證候[4]

8.2 內治

8.2.1 治法

清肺宣氣,瀉溼散結[4]

8.2.2 方藥

可選用辛夷清肺飲[備註]辛夷清肺飲(《醫宗金鑑》):辛夷花、生甘草石膏知母梔子黃芩枇杷葉升麻百合麥冬車前子澤瀉殭蠶等治療:方中用黃芩梔子石膏知母桑白皮清肺胃之熱,辛夷花、枇杷葉宣疏肺氣。加用車前子澤瀉殭蠶以瀉溼解毒[4]

頭痛白芷蔓荊子等以疏散風邪,清利頭目。方中百合麥冬甘寒礙溼,可減去不用[4]

若涕痰多,宜燥溼化痰行氣散結,可選用二陳湯貝母殭蠶枳實絲瓜絡治療:方中以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燥溼化痰,加貝母殭蠶枳實絲瓜絡行氣通絡,散結消腫[4]

息肉暗紅者,可酌加用活血化瘀藥物,如桃仁紅花川芎丹皮之類[4]

蒼耳散爲主方治療鼻息肉肺經鬱熱者合桃紅四物湯,脾溼犯肺者合二陳湯,脾肺氣虛者合補中益氣湯[5]

8.3 外治

1)用有腐蝕收斂作用中草藥末,如硇砂散明礬散等,用水或香油調和,放於棉片上,敷於息肉根部或表面,每天1次,7~14次爲一療程。或於息肉摘除後1星期敷藥,可減少復發。[5]

外科正宗》卷四:“外以硇砂散逐日點之,漸化爲水乃愈。”

2)苦丁香、甘遂各18 g,青黛草烏枯礬各3g,共研細末,麻油調合,點塗息肉上,每日一次。或用瓜蒂細辛等分,研末,每用少許吹息肉處。[5]

3)用消息散或消息[5]:

消息散:白芷辛夷薄荷各6 g,研面,加冰片0.5g,麝香0.3 g,合研極細面,裝瓶內備用。用時取藥粉少許,吹入息肉處,或用蜜調,塗息肉處,每日2次。

消息油:白芷辛夷杏仁甘遂各20g,芝麻油250 ml。將藥與油同放鍋內浸24 h後,加火將藥炸成黑黃色爲度,離火除去藥渣,加液狀石蠟500 ml、冰片1.5 g、薄荷霜1g,攪勻過濾,分裝入滿瓶內備用。用時仰頭滴鼻,或用棉球蘸藥塞鼻,每日2~3次。

4)摘除息肉

外科正宗》卷四載有“取鼻痔祕法”:“先用茴香草散茴香草、高良薑曬乾等分爲末)連吹二次,次用細銅箸二根,箸頭鑽一小孔,用絲線穿孔內,二箸相離五分許,以二簪頭直入鼻痔根上,將箸線絞緊,向下一拔,其痔自然拔落}置水中觀其大小,預用胎髮燒灰同象牙等分吹鼻內,其血自止。”

現代摘除息肉方法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從手術器械及用藥等方面做了改進[6]

適應證及禁忌證:

鼻息肉患者,身體一般情況良好,可行手術摘除。如有下列情況,暫緩手術。

(1)身體有急性病存在時,暫緩手術。

(2)高血壓患者,可在使用降壓藥,使血壓降低後施行。

(3)血液病粒細胞減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等,不宜手術。

術前準備:

術前1h給苯巴比妥0.06~0.09g口服,剪除鼻毛

手術步驟:

(1)以棉片蘸2%地卡因溶液或4%可卡因溶液,做鼻粘膜表面麻醉2次,每次時間爲5 min。

(2)用鼻息肉圈套器套住鼻息肉根部,將息肉從根部絞斷並取出。如一次套不乾淨,可多次將其套出。

(3)鼻息肉摘除後,用消毒凡士林紗布條填塞鼻腔壓迫止血

術後護理:

(1)術後宜安靜休息。

(2)注意鼻腔出血情況,如少許出血,可不必處理。如滲血量多,應取出再行填塞,並可給予止血藥物。

(3)術後24 h,取出鼻腔填塞物。如出血多,可用1%麻黃素溶液棉片再予填塞壓迫止血。必要時,再用凡士林紗布填塞。如術後數天,仍有出血,多數由於術面感染,必須結合抗菌消炎藥物治療。

(4)取出紗條後,鼻腔使用1%麻黃素及5%強蛋白銀溶液等交替滴鼻。術後第7天開始,可用硇砂散明礬散敷放於鼻息肉的根部處,減少息肉的復發機會。

治宜內服辛荑清肺飲,外以硇砂散逐日點鼻。

9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94.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3.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4. ^ [4] 王德鑑主編.中醫耳鼻喉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53-54.
  5. ^ [5] 蒼耳散治療鼻息肉小議.遼寧中醫雜誌.1982年12期
  6. ^ [6] 王德鑑主編.中醫耳鼻喉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27-128.

治療鼻痔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