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官能症

神經官能症 生物學 鍼灸學 中醫學 中醫病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én jīng guān néng zhèng

2 英文參考

neurosis[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3 概述

神經官能症爲病症名。係指由於精神因素(如精神創傷、長期精神情緒緊張或精神負擔等),或軀體疾患等,造成大腦皮質機能活動興奮抑制過程失調爲特徵的疾病。本病是臨牀上極爲常見的機能性疾病,但可與器質性疾病同時存在。主要包括神經衰弱癔症[1]

又稱神經症。一組較輕的大腦功能障礙的總稱。多數學者認爲本症系由精神因素和遺傳因素(易感素質)共同作用所致。具有易感素質者易出現情緒反應,較輕的外部刺激就可能誘發本症。神經官能症包括神經衰弱焦慮症癔病強迫症恐怖症疑病症抑制症等類型。發作時可表現爲腦力和體力的不足,頭痛失眠;或表現爲莫名的、廣泛的焦慮或緊張感,厭世、意志消沉;也可能失去自信並被疑慮所困擾,全神貫注於一些小病症;或者反覆出現明知不合理而又無法擺脫的觀念、意向和行爲;或者對某種特定事物或境遇懷有強烈的恐懼;等等。患者對疾病狀態有良好自知力,常主動要求診治,並能適應社會生活,與外界保持良好的接觸。本症患病率較高,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1000人中患者佔50~80人之多。1982年中國對12個地區的調查表明,本症患病率爲22.2%。隨着工業化、都市化的發展,快節奏的生活,高密度的居住,擁擠的交通、刺耳的噪音以及激烈的競爭,都有可能促成神經官能症患病率上升。

4 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

神經衰弱爲病症名。神經官能症的一種。本病類似祖國醫學中的“百合病”,此外“怔忡”“驚悸”“鬱證”“不寐”“虛虧”“頭痛”等,亦包括本病的某些症狀。本病診斷要點:①發病常由於長期精神過度緊張。②病前情緒不穩、缺乏自制力,易於興奮或易於疲勞者。③精神症狀睡眠障礙記憶減退情緒不穩、易疲勞;軀體症狀頭痛頭昏頭重;舌、指、眼瞼震顫;心悸脈數、多汗陽痿、頻繁遺精早泄月經不調等。上述兩組症狀可混合出現。④發病緩慢,病情波動,病程遷延,延續數年以上,預後一般良好。⑤應排除各種器質性疾病鍼灸治療:取風府風池太陽內關神門三陰交。先讓病人取坐位,針刺風府、風池,深約1寸,用提插捻轉手法約1分鐘後取針。再讓病人取仰臥位,針刺太陽內關三陰交神門直刺斜刺0.5~1.0寸,捻轉約1分鐘,留針40分鐘以上,此時病人如出現睡眠狀態或有睡意出現,可酌情延長留針時間。注意如果症狀複雜,應該首先針對患者最感痛苦的症狀進行治療,則其餘諸症可隨之緩解。如以失眠爲主症者,應先使睡眠改善。另外,頭針耳針梅花針、皮下埋針等法,治療本病效亦佳,可配合應用。[1]

5 癔病·神經官能症

癔病爲病症名。又稱歇斯底里神經官能症的一種。屬祖國醫學髒躁”“奔豚”“梅核氣”範疇。本病診斷要點:①多由於精神因素、暗示自我暗示而急劇發病。②病前可有癔症性格特徵,如高度暗示性、高度情感性、高度顯示性和豐富幻想性。③精神障礙如情感爆發朦朧狀態木僵狀態夢遊症假性癡呆人格轉換雙重人格;軀體症狀如痙攣發作、癱瘓、震顫、攣縮、不言症(失音症)、耳聾視力障礙、植物神經障礙(如嘔吐呃逆、過度換氣等)。上述兩組症狀混合出現,但軀體症狀無相應的器質性特徵。④病程較短,恢復較快,但易復發,復發時表現多爲既往相同的症狀。⑤排除其他一些精神疾病器質性疾病鍼灸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如意識朦朧、木僵取人中百會湧泉等穴;癔病性震顫、痙攣取太沖合谷陽陵泉等穴;癔病癱瘓外關曲池合谷扶突環跳足三裏懸鐘等穴;癔病性失音廉泉天突通裏等穴;癔病失眠風池太沖承泣睛明等穴;癔病耳聾中渚俠溪翳風聽會症狀頭痛合谷百會印堂胃痛足三裏中脘等,嘔吐內關中脘公孫等;心悸曲澤神門巨闕等穴。針刺用強刺激,要求感覺明顯,可配合使用電針[2]

6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50.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69.

治療神經官能症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