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普濟方》卷一○○
2.1 方名
2.2 組成
南星2兩,半夏4兩(切碎,銅器內炒),辰砂1兩(爲衣),狗肝1個,大皁角10個,明礬2兩(枯過)。
2.3 主治
大人、小兒諸癇病。
2.4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空心米飲送下,每日1次,小兒看歲數加減用。
2.5 製備方法
上以水1大碗,將上藥物煮幹爲度。去狗肝等藥,只用皁角曬乾爲末,米醋糊爲丸,如綠豆大,以辰砂爲衣。
2.6 用藥禁忌
孕婦勿服。
3 《普濟方》卷一九七引《衛生家寶》
3.1 方名
3.2 組成
神桃2-7個(桃木上自幹不落者),黑豆1兩,巴豆7粒(去殼並心膜,研細)。
3.3 主治
五種瘧疾,熱多寒少,及諸瘧不效者。
3.4 用法用量
清晨面東以井花水吞下。
3.5 製備方法
3.6 用藥禁忌
忌食生冷、魚腥、油膩、粘滑。
4 《楊氏家藏方》卷十四
4.1 方名
4.2 組成
麻黃(去根,銼細,灑酒、醋炒黃色)1兩,桑柴煤(2月2日未出時取東枝,火燒,醋淬)1兩,烏菱角殼(11月取,火燒,醋淬)1兩,當歸(切片,灑酒、醋炒黃色)1兩,晚蠶沙(5月5日收,灑酒、醋炒黃色)1兩,沒藥(別研)1兩。
4.3 主治
一切顛撲,筋傷骨折,騾馬踢踏,迷悶欲絕,及瘀血凝結,痛不可忍。
4.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生薑、地黃自然汁各1合,酒半升,同煎5-7沸,磨藥溫服,不拘時候。
4.5 製備方法
5 《幼幼新書》卷二十四
5.1 方名
5.2 組成
茯苓半兩,龍腦(煨)半兩,胡黃連1分,鉛丹1分,銀箔5片,麝1錢,鉤藤(煨)1兩。
5.3 主治
小兒肝疳。愛飲水,眼目不開;或天釣,手足動,眼合,語笑嗔怒無常,兼多驚,指甲青,形似死。
5.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米飲送下。
5.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麻子大。
6 《聖濟總錄》卷七十三
6.1 方名
6.2 別名
至妙通神丸
6.3 組成
乾薑(炮)1兩,知母(焙)1兩,烏頭(炮裂,去皮臍)1兩,巴豆(去皮心膜,出油,研)半兩。
6.4 主治
酒癖。
6.5 用法用量
每服7丸,加至10丸,臨臥生薑湯送下。
6.6 製備方法
6.7 附註
7 《聖濟總錄》卷七十一
7.1 方名
7.2 組成
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半夏(湯洗7遍,焙)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如膏)3兩,葶藶子(紙上炒)3兩,芒消(研)5兩,大黃(銼,炒)9兩。
7.3 功效
長肌膚,補不足。
7.4 主治
7.5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米飲送下。
7.6 製備方法
上除研藥外,餘併爲末。與杏仁芒消研勻。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7.7 用藥禁忌
忌食豬、羊肉、餳、冷水。
8 《普濟方》卷二三七引《聖惠》
8.1 方名
8.2 組成
兔糞7粒,胎髮(14天小兒胎髮),人手指甲49片,人腳指甲49片,天靈蓋1枚(圓者),穿山甲49片,硇砂半兩(通明者),紫河車1具,上入瓦器內,鹽泥固濟,穿一地竅,方圓1尺,將藥瓶置於地竅內,用槐木火固定,燒1日,取出細研,再入後藥:雄黃(研)1兩,鬼臼(炒,搗末)1兩,鬼箭羽(炒,搗末)1兩,麝香(研)1兩,丹砂(研)1兩。
8.3 主治
8.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漸加至20丸,早、晚食前米飲送下,日進2服。
8.5 製備方法
10 《普濟方》卷二五○
10.1 方名
10.2 組成
大桃仁200個(去皮尖,研,以童子小便1盞半,石器內文武火熬成膏,刮出),真阿魏3分,幹蠍10個(全者,去毒),真麝香半錢。
10.3 功效
去敗膿,消膜外腫脹。
10.4 主治
10.5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空心酒送下,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