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血解毒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iáng xuè jiě dú tāng

2 鄭祥光方:涼血解毒湯

2.1 處方

連翹30克,生地15克,紫草15克,炒槐米12克,徐長卿12克,大棗10枚,甘草10克。

2.2 功能主治

涼血解毒。主時毒熾盛,傷及血絡,血遇熱則溢,熱毒迫血妄行所致。

2.3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2.4 摘錄

鄭祥光方

3 中西醫結合皮膚病學》:涼血解毒湯

3.1 處方

廣角粉0.9g(沖服),生地30g,玄蔘15g,麥冬9g,丹皮9g,白芍12g,銀花30g,黃芩15g,梔子9g,白鮮皮30g,土茯苓30g。

3.2 功能主治

涼血清熱,解毒祛風。主急性進行性銀屑病剝脫性皮炎(急性期)、肢端紅痛症、丹毒蜂窩組織炎等見有營血熱證候者。

3.3 用法用量

口渴喜飲者,加生石膏知母

3.4 各家論述

廣角、生地、白芍丹皮,乃是犀角地黃湯,用以清血熱;麥冬玄蔘可加強涼血作用;銀花、黃芩梔子清熱解毒白鮮皮土茯苓清熱利溼。該方是涼血解毒重劑適應血熱熾盛者。

3.5 摘錄

中西醫結合皮膚病學》

4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涼血解毒湯

4.1 別名

涼血化毒湯

4.2 處方

紫草1錢,生地8分,柴胡8分,牡丹皮7分,赤芍3分,蘇木3分,防風3分,荊芥3分,黃連3分,木通3分,牛子4分,天麻2分,紅花2分,甘草2分。

4.3 功能主治

痘出熱不退,紅不分地;或痘苗乾枯黑陷

4.4 用法用量

涼血化毒湯(《種痘新書》卷十二)。方中柴胡,《種痘新書》作“前胡”。

4.5 摘錄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5 片玉痘疹》卷七:涼血解毒湯

5.1 處方

赤芍、歸尾、甘草、生地、木通牛蒡子(炒)、連翹紫草桔梗山豆根、酒紅花

5.2 功能主治

涼血解毒。主痘瘡初出,毒在血分,頭焦帶黑者。

5.3 用法用量

水煎,入燒過人屎1錢,同服。

5.4 摘錄

片玉痘疹》卷七

6 《痘科金鏡賦》卷六

6.1 方名

涼血解毒湯

6.2 組成

當歸1錢1分,白芷5分,升麻4分,紫草1錢5分,紅花1錢,赤芍1錢,桔梗8分,連翹1錢。

6.3 主治

女人非經期出痘發熱時而血忽至。

6.4 用法用量

燈心20根,水煎服。

6.5 用藥禁忌

重身者禁之。

7 痘疹傳心錄》卷十五

7.1 方名

涼血解毒湯

7.2 別名

涼血地黃湯

7.3 組成

當歸生地黃牛蒡子紅花木通赤芍牡丹皮連翹桔梗

7.4 主治

痘瘡血熱毒盛。

7.5 附註

涼血地黃湯(《痘疹仁端錄》卷十四)。

8 《治痘全書》卷十三

8.1 方名

涼血解毒湯

8.2 組成

當歸麥冬白芷紫草升麻、生地、桔梗人蔘連翹紅花甘草牛蒡子

8.3 主治

婦人非經期出痘,發熱時而血忽至。

8.4 用法用量

燈心20根。

9 《金鑑》卷五十六

9.1 方名

涼血解毒湯

9.2 組成

當歸生地黃紫草丹皮紅花連翹去心)、白芷、川黃連甘草(生)、桔梗

9.3 主治

痘至結痂之後,毒熱鬱血分,當落不落,乾燥不潤,根色紅豔,渴欲飲冷,煩急不寧。

9.4 用法用量

燈心爲引,水煎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