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骨草

中藥材 清熱利溼 化瘀止痛 全草類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ī gǔ cǎo

2 英文參考

abri,herb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Abrus cantoniens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rutex abri[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anton abrus herb[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hicken-bone herb[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erba Abri(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anton love-pea vin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雞骨草中藥名,出自蕭步丹《嶺南採藥錄》[1]。爲豆科植物廣州植物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 Hance 的乾燥全株[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Herba Abri(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canton love-pea vine(《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別名

紅母雞草、黃頭草、豬腰草、黃食草、石門坎、細葉龍鱗草[2]

7 來源及產地

豆科植物廣東相思子Abruscantoniensis Hance除去莢果的全株[2]分佈廣東、廣西等地[2]

8 性味

甘、微苦,涼[2]

9 功效與主治

雞骨草具有清熱利溼散瘀止痛的功效[2]

1.治黃疸型肝炎,胃痛風溼骨痛,跌打瘀血內傷[2]。煎服:15~30g[2]

2.鮮葉搗敷乳癰蛇咬傷[2]

10 使用禁忌

雞骨草種子有毒,不可內服[2]

11 化學成分

雞骨草全草相思子鹼,膽鹼,甾醇化合物黃酮類氨基酸糖類[2]。根含皁苷,苷元爲槐花二醇、大豆皁醇A及B、廣東相思子三醇(Cantoniensistriol),又含大黃酚、大黃甲醚[2]

12 藥理作用

相思子鹼腹腔注射,能降低小鼠肩部由葡萄球菌毒素引起的炎症反應,高濃度可抑制紅細胞溶解[2]

雞骨草具有免疫增強的作用[2]

13 雞骨草的藥典標準

13.1 品名

雞骨草

Jigucao

ABRI HERBA

13.2 來源

本品爲豆科植物廣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Hance的乾燥全株。全年均可採挖,除去泥沙,乾燥

13.3 性狀

本品根多呈圓錐形,上粗下細,有分枝,長短不一,直徑0.5~1.5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細縱紋,支根極細,有的斷落或留有殘基;質硬。莖叢生,長50~100cm,直徑約0.2cm;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纖細.疏被短柔毛。羽狀複葉互生,小葉8~11對,多脫落,小葉矩圓形,長0.8~1.2cm;先端平截,有小突尖,下表面被伏毛。氣微香,味微苦。

13.4 鑑別

(1)本品粉末灰綠色。非腺毛細胞,頂端尖或長尖,長60~970μm,直徑12~22μm,壁厚3~6μm,層紋明顯,有疣狀突起。氣孔平軸式。纖維束周圍細胞含蘋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壁不均勻增厚。石細胞類圓形、類方形或長圓形,直徑16~40μm,有的壁稍厚。木栓細胞黃棕色。草酸鈣方晶直徑5~llμm。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50ml,超聲處理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正丁醇10ml使溶解,用2%鹽酸溶液振搖提取3次,每次10ml,合併酸液,用5%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再用正丁醇振搖提取3次,每次5ml,合併正丁醇液,蒸乾,殘渣甲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相思子鹼對照品,加80%甲醇製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10μl、對照品溶液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醋酸一水(4:1:5)的上層溶液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茚三醐試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3.5 檢查

13.5.1 水分

不得過15.0%(附錄ⅨH 第一法)。

13.5.2 灰分

不得過7.5%(附錄ⅨK)。

13.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稀乙醇溶劑,不得少於6.0%。

13.7 雞骨草飲片

13.7.1 炮製

除去雜質和莢果切段

13.7.2 性味歸經

甘、微苦,涼。歸肝、胃經

13.7.3 功能與主治

利溼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用於溼熱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乳癰腫痛。

13.7.4 用法與用量

15~30g。

13.7.5 貯藏

乾燥處。

13.8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77.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