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樓子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uā lóu zǐ

2 《*辭典》:栝樓子

2.1 出處

本草經集註

2.2 拼音名

Guā Lóu Zǐ

2.3 別名

瓜蔞仁(《丹溪心法》),栝樓仁(《藥性類明》)。

2.4 來源

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大子栝樓等的種子。9~11月採收果實,剖開取出種子,洗淨,曬乾

2.5 形態

栝樓,詳"栝樓"條。

②雙邊栝樓

多年生草質藤本。根粗壯。莖細長,具棱,幼時被褐色短柔毛;卷鬚腋生,先端2歧。葉互生;寬卵狀淺心形,長8~16釐米,寬近於長,通常3~9深裂,裂片披針形或狹倒卵形,銳尖,邊緣具疏齒,兩面無毛,或基部稍被毛,有粗糙斑點;葉柄長4~6釐米。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3~4朵,排成總狀花序;萼筒狀,5裂,裂片線形,反捲;花冠白色,5裂,裂片細裂成流蘇狀;雄蕊3,花絲長約2.5毫米;雌花單生於葉腋,萼、花冠與雄花同;子房下位,花柱3裂,柱頭頭狀。瓠果,寬橢圓形或球形,徑6.5~10釐米,橙黃色,光亮。種子多數。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於平地或溪溝較陰溼處。分佈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根(天花粉)、果皮(栝樓皮)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③大子栝樓

根莖長1.5~4.5米,塊根極長大,紡錘形或條狀,直徑約6~10釐米。幼枝被毛,老時脫落。葉片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7~12釐米,寬4.5~9釐米,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平截或圓鈍,有時呈戟形,邊緣疏生不明顯小齒或淺波狀小齒,有時不規則2~2淺裂以至深裂,不對稱,兩面均稍粗糙,無毛。卷鬚常較短。雄花排成粗壯的總狀花序,間有單生,苞片1,寬卵形;萼管較短,稍被氈毛,萼片線狀披針形,長而波皺,稍反曲;花冠黃白色,有長流蘇;雌花單生。瓠果橢圓形,長15~48釐米,寬7~8釐米,淺橙黃色,兩端均鈍圓。種子大而光滑,橢圓形或寬橢圓形。花期春季。

分佈廣西、雲南。

2.6 性狀

栝樓子

爲植物栝樓種子。扁平橢圓狀,長1.2--1.5釐米,寬6~10毫米,厚約4毫米,外皮平滑,灰褐色,尖端有一白色凹點狀的種臍,四周有寬約1毫米的邊緣。種皮堅硬,內含種仁2瓣,類白色,富油性,外被綠色的外衣(內種皮)。氣微弱。味甘、微苦澀。以均勻、飽滿、油性足者爲佳。

主產安徽、山東、河南、四川。江蘇、浙江、河北、山西、陝西、福建、廣東、廣西等地亦產。

②雙邊栝樓子

爲植物雙邊栝樓種子形狀栝樓子相類似,但較大,極扁平,一端平截成矩形,一端圓或略尖,長1.5~1.7釐米,寬約1釐米,厚約2毫米,表面略粗糙,暗棕色或紫棕色。邊緣寬1~3毫米,多略帶彎曲。

主產廣西、廣東、四川等地。一般認爲質量較差。

③大栝樓子

爲植物大子栝樓種子。呈橢圓形,一側略凸出,長2~3釐米,寬1.5~2釐米,厚4~6毫米,表面光滑,淺棕色或黃棕色,邊緣有一不太明顯的棱線

產廣西、雲南等地。

2.7 化學成份

栝樓仁含甙、皁甙有機酸及其鹽類(如草酸鈣)、樹膠樹脂脂肪油及色素等。脂肪油含率約爲26%,其中飽和脂肪酸佔30%,不飽和者約佔66.5%;不飽和脂肪酸栝樓酸爲主。

栝樓仁所含的蛋白質,與栝樓塊根天花粉)的蛋白質不同。參見"天花粉"條。

2.8 炮製

栝樓子:揀去雜質,簸除乾癟種子,搗扁。炒栝樓子:取淨栝樓子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取出放涼,樓仁霜:取去殼栝樓仁,碾細,用吸油紙包裹,加熱微炕,壓榨去油後,再碾細,過篩。

2.9 性味

甘,寒。

①《日華子本草》:"味苦,冷,無毒。"

②《藥品化義》:"味甘,性平。"

2.10 歸經

入肺、胃、大腸經

①《藥品化義》:"入肺、大腸二經。"

②《本草求真》:"入肺,兼入脾、胃。"

③《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經。"

2.11 功能主治

潤肺,化痰,滑腸。治痰熱咳嗽燥結便祕,癰腫,乳少

①《食療本草》:"下乳汁,又治癰腫。"

②《日華子本草》:"補虛勞口乾,潤心肺。療手面皺,吐血腸風瀉血,赤白痢。"

③《本草蒙筌》:"補肺下氣,滌垢開鬱。治傷寒結胸,虛怯,癆嗽;解消渴生津;止諸血。"

④《本草經疏》:"主消痰。"

⑤《藥品化義》:"利熱痰老痰。"

⑥《本草再新》:"解鬱,祛風生津止渴,止腰腿痛。"

⑦《飲片新參》:"清肺,化熱痰,潤腸,通大便。"

⑧《中藥志》:"治老年或病後之腸結便祕。"

2.1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4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2.13 注意

①《本草經集註》:"枸杞爲之使。惡乾薑。畏牛膝。反烏頭。"

②《本草匯言》:"脾胃虛冷作泄者勿服。"

2.14 附方

①治痰咳不止:瓜蔞仁一兩,文蛤七分。爲末,以薑汁澄濃腳,丸彈子大。噙之。(《摘元方》)

②治酒痰,救肺:青黛瓜蔞仁。上爲末,姜(汁)、蜜丸噙化。(《丹溪心法》)

③治婦人形瘦,有時夜熱痰嗽月經不調青黛瓜蔞仁香附(童便浸、曬乾)。上爲末,姜(汁)、蜜調。噙化。(《丹溪心法》)

④治熱遊丹腫:栝樓子仁末二大兩,釅醋調塗。(《產乳驗方》)

2.15 各家論述

①《藥性類明》:"栝樓仁,昔人謂通肺中鬱熱,又言其能降氣者,總由甘合於寒,能和,能降,能潤,故鬱熱自通。丹溪所謂胸中垢膩,蓋亦鬱熱之所成,熱之鬱者通,氣之痹者降,何垢膩之不滌乎。"

②《本草匯言》:"栝樓仁,潤肺消痰,清火止渴之藥也。其體油潤多脂。專主心肺胸胃,一切燥熱熱逆氣分,食痰積垢滯於中脘。凡屬有形無形,在上者可降,在下者可行。其甘寒而潤,寒可以下氣降痰,潤可以通便利結。"

③《本草正》:"瓜蔞仁,性降而潤,能降實熱痰涎,開鬱氣閉,解消渴,定脹喘,潤肺止嗽。但其氣味悍劣,善動噁心嘔吐中氣虛者不宜用,《本草》言其補虛勞,殊爲大謬。"

④《藥品化義》:"瓜蔞仁,體潤能去燥,性滑能利竅。凡薄痰在膈,易消易清,不必用此。若鬱痰濁,老痰膠,頑痰韌,食痰粘,皆滯於內.不得升降,致成氣逆胸悶咳嗽,煩渴少津,或有痰聲不得出,借其滑潤之力,以滌膈間垢膩,則痰消氣降,胸寬嗽寧,渴止津生,無不奏效。其油大能潤肺滑腸,若邪火燥結大便,以此助苦寒之藥,則大腸自潤利矣。"

2.16 備註

此外,尚有大苞栝樓(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紅花栝樓(雲南、貴州)、馬乾鈴栝樓(雲南)和喜馬拉雅栝樓(原植物參見"實葫蘆"條)等的種子在各產地均作栝樓子入藥。江蘇、浙江地區,習慣以同屬植物王瓜種子栝樓仁。兩者外形顯着不同,參見"王瓜子"條。

2.17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