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痰

中醫病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ù tán

2 註解

鬱痰   病證名。因七情鬱結,肺脾氣滯,鬱而生痰之證。又名結痰頑痰老痰。《症因脈治》卷二:“鬱痰結痰頑痰。”證見胸滿飽脹,九竅閉澀,懊憹煩悶,或咽中結核,睡臥不寧,或腸胃不爽,飲食有妨,或氣逆不利,倚肩喘息寒鬱者宜辛散,用香芎二陳湯熱鬱者宜清解,用梔連二陳湯肺經鬱痰,用節齋化痰丸昆布膽星。《證治匯補·痰症章》謂痰留於胃脘,證見吞酸嘈雜嘔吐少食,噎膈噯氣,名曰鬱痰。猝受驚恐,心虛停痰者,亦稱鬱痰,證見驚惕心跳,甚則欲厥等。火痰鬱久可致鬱痰。《雜病源流犀燭·痰飲源流》:“鬱痰火痰鬱於心肺間,久則凝滯胸膈,稠粘難咯,多毛焦,咽乾口燥咳嗽喘促,色白如枯骨。”《醫學入門》稱爲燥痰。審因辨證,治以解鬱、化痰、清熱、潤燥等法,選用節齋化痰丸抑痰丸霞天膏清火豁痰丸瓜蔞枳實湯等方。

治療鬱痰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