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俞

腧穴學 特定穴 背俞穴 鍼灸學 中醫學 背部腧穴 穴位特效按摩 足太陽膀胱經經穴 經穴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ǎn shù

2 英文參考

Dǎnshū BL19[中國鍼灸學詞典]

dǎnshù[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B19[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BL19[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穴位膽俞
漢語拼音Danshu
羅馬拼音Tanshu
美國英譯名Gallbladder Locus
各國代號中國BL19
日本19
法國莫蘭特氏V19
富耶氏V19
德國B19
英國B19
美國BI19

膽俞經穴[1](Dǎnshù[2]BL19)。出《脈經》。屬足太陽膀胱經[2]膽俞是膽的背俞穴[2][2]。膽即膽腑,俞即輸注,本穴是膽腑之氣轉輸於後背的部位,故名膽俞[2]膽俞穴主治肝、膽、胃、胸脅等疾患:如胸脅疼痛,脘腹脹滿,飲食不下,嘔吐膽汁口苦舌幹咽痛目黃翻胃噎膈黃疸頭痛振寒骨蒸潮熱驚悸不寐虛勞失精,諸血癥,脅痛嘔吐,食不化,肺癆驚悸,胸腹脹滿,肝炎,膽囊炎胃炎肋間神經痛,現代又多用膽俞穴治療肝炎,膽道蛔蟲症食道狹窄,胸膜炎,淋巴結結核潰瘍病失眠癔病膽石症高血壓等。

4 出處

脈經論》:膽俞在背第十椎

5 穴名

膽即膽腑,俞即輸注,本穴是膽腑之氣轉輸於後背的部位,故名膽俞[2]

膽,指膽囊,是人體肝臟的附屬器,六腑之一。《黃帝內經靈樞·本輸》載:“膽者,中精之府。”《說文》:“膽,連肝之府也。”《白虎通·情性》:“膽者,肝之府也。”故膽與肝連,同司風木。膽汁鬱則身黃,泄則口苦膽氣旺則火升,逆則脅滿。取之於此,每可收效。在此膽指膽本腑,爲連肝之府。此穴爲膽在背之俞穴,其位近膽,內應膽腑,爲膽氣轉輸、輸注之處,爲治膽疾要穴,故名之,有清瀉肝膽理氣解鬱作用[3]

7 所屬部位

背部[4]

8 膽俞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膽俞穴在背部,當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4][5]

膽俞穴位脊柱區,第十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俯伏或俯臥取穴[5]

一說“除脊各寸半”(《鍼灸資生經》)。

膽俞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中的位置

膽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膽俞穴的位置

膽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膽俞穴的位置

膽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膽俞穴的位置

膽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內臟

9 膽俞穴的取法

俯臥位,在第十胸椎棘突下,中樞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膽俞穴位脊柱區,第十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俯伏或俯臥取穴[5]

俯臥位,第10胸椎棘突下與後正中線至肩胛骨內側緣連線中點之垂線交點處取穴[6]

快速取穴肩胛骨下角水平連線與脊柱相交椎體處,往下推3個椎體,其下緣旁開2橫指處即是膽俞[7]

10 膽俞穴位解剖

膽俞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背闊肌、下後鋸肌、骶棘肌皮膚由第九、十、十一胸神經後支外側支分佈。下後鋸肌的第一個肌齒從第十一胸椎棘突斜向外上方,止於第九肋骨角。該肌由第九至第十二胸神經後支支配。

10.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背闊肌→下後鋸肌→豎脊肌[7]

10.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第10、第11胸神經後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動靜脈分佈;深層有胸背神經、第10和第11胸神經後支的肌支及相應肋間動脈背側支分支分佈[8]

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深層爲外側支;並有第十肋間動、靜脈後支的內側支通過[8]

11 膽俞穴的功效與作用

膽俞穴具有疏肝利膽清熱化溼的功效。

膽俞穴有清膽火利溼熱的作用[8]

膽俞穴位於第10胸椎旁,與膽腑內外相應,是膽腑之氣輸注於背部的處所,膽與肝相表裏,故可治療肝膽疾病[9]

膽配五行屬木,木火刑金,金應於肺,故能治療肺癆[9]

膽俞和肝配伍應用,爲治療肝膽病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腧穴[9]

膽附於肝,膽俞穴內應於膽,而爲之俞,其所治症,參與肝俞合。兼取陽綱,可治目黃,兼取膈俞,可治勞噎。但俱以膽俞爲主。[9]

12 膽俞穴主治病

膽俞穴主治肝、膽、胃、胸脅等疾患:如胸脅疼痛,脘腹脹滿,飲食不下,嘔吐膽汁口苦舌幹咽痛目黃翻胃噎膈黃疸頭痛振寒骨蒸潮熱驚悸不寐虛勞失精,諸血癥,脅痛嘔吐,食不化,肺癆驚悸,胸腹脹滿,肝炎,膽囊炎胃炎肋間神經痛,現代又多用膽俞穴治療肝炎,膽道蛔蟲症食道狹窄,胸膜炎,淋巴結結核潰瘍病失眠癔病膽石症高血壓等。

膽俞穴主治肝、膽、胃、胸脅等疾患:如胸脅疼痛、脘腹脹滿、飲食不下、嘔吐膽汁口苦舌幹咽痛目黃翻胃噎膈黃疸頭痛振寒骨蒸潮熱驚悸不寐虛勞失精、諸血癥等[9]

膽俞穴主治黃疸脅痛嘔吐、食不化、口苦[9]

膽俞穴主治黃疸口苦嘔吐脅痛,食不化;肺癆[9]

膽俞穴主治黃疸口苦嘔吐脅痛驚悸,胸腹脹滿,骨蒸潮熱,以及肝炎,膽囊炎胃炎肋間神經痛[9]

現代又多用膽俞穴治療肝炎、膽囊炎膽道蛔蟲症胃炎食道狹窄、胸膜炎、淋巴結結核肋間神經痛[9]

1. 消化系統疾病:膽囊炎,肝炎,胃炎潰瘍病嘔吐食道狹窄;

2.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肋間神經痛失眠癔病

3. 外科系統疾病:膽石症膽道蛔蟲症胸膜炎;

4. 其它:高血壓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斜刺0.3~0.5寸[9]

一般向椎體方向斜刺0.5~0.8寸[9]

斜刺0.5~0.8寸[9][9],局部有酸脹感[9],可向兩肋間放散[9]

注意膽俞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氣胸

13.2 灸法

可灸[9][9][9]

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9]

艾炷灸5~7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14 膽俞穴的配伍

膽俞和肝配伍應用,爲治療肝膽病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腧穴[9]

膽俞陽陵泉太沖,有舒肝理氣和胃作用,主治嘔吐胃炎,膽道蛔蟲

膽俞日月,爲俞募配穴法,有疏肝利膽,清熱除溼的作用,主治黃疸膽囊炎

膽俞膏肓三陰交,有養陰清熱健脾作用,主治咽痛肺癆潮熱

膽俞陽陵泉肝俞至陽,治黃疸[9]

膽俞內關陽陵泉,治膽道蛔蟲病[9]

膽俞肝俞至陽三陰交足三裏,治急性傳染性肝炎[9]

特效按摩:用雙手拇指點壓膽俞穴,局部有酸、脹、麻感爲佳,每分鐘100次,每日3次,可治膽經疾病[9]

15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胸滿嘔無所出、口苦舌幹、飲食不下,膽俞主之。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膽俞二穴,在第十椎下,兩旁各相距一寸五分……心腹脹滿……咽中痛,食不下,目黃胸脅不能轉側,頭痛振寒,汗不出,腋下腫。

鍼灸大成》:主頭痛振寒汗不出,腋下腫脹,口苦舌幹咽痛乾嘔吐,骨蒸勞熱食不下,目黃

備急千金要方》:膽俞商陽小腸俞,主口舌幹,食飲不下。膽俞章門,主脅痛不得臥

16 膽俞穴研究進展

16.1 膽囊的影響

針刺膽俞,在膽囊X線片上可見到膽囊陰影縮小,膽囊收縮,可使Oddi括約肌舒張,也可通過慢性膽囊炎的針刺治療,取得很好療效。提示其機制可能通過調整人體免疫功能,同時反射性引起膽囊收縮,括約肌鬆弛,排出膽汁等一系列動態變化,使炎症消除,膽石排出。在B超下觀察膽囊炎結石性膽囊炎膽囊息肉患者在按壓膽俞穴後膽囊收縮的變化,結果:按壓膽俞後,即刻見到膽囊、膽總管均呈現收縮,並以膽囊收縮最爲明顯。通過電針膽俞膽汁分泌進行觀察,結果:電針組在單位時間內膽汁分泌量增強,尤其在電針20 min內的量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持續電針其量呈下降趨勢。[9]

16.2 對胃腸功能有影響

針刺膽俞對腸功能障礙者可使其功能正常化,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胃液有調整作用,使其胃液總酸度及遊離酸趨於正常化[9]

16.3 免疫功能有影響

針刺膽俞可使免疫功能增強,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加強[9]

16.4 垂體的影響

針刺足三裏肝俞膽俞,可使垂體腎上腺系統功能增強[9]

16.5 治療膽道疾病

慢性膽囊炎,取膽俞肝俞,交替針刺治療57例,有良好療效。以膽俞爲主埋線治療膽囊炎,膽結石128例,有良好療效、膽道蛔蟲症按摩膽俞治療20例,有一定療效。

16.6 治療膽囊炎

採用肝俞膽俞脾俞交替使用,埋撳針,每3d換穴一次,治療慢性膽囊炎35例[9]。結果:3個月內無復發者爲近期治癒,29例;3個月內有輕微發作者爲好轉,6例。總有效率爲100%[9]

16.7 治療膽絞痛

按摩膽俞治療膽絞痛15例,用指揉壓3~5min,必要時隔5~10 min後重復1次,均即時緩解[9]

按摩膽俞治療膽絞痛48例,全部患者均於按摩後2~3 min疼痛緩解,一般5 min後疼痛消失,3例無明顯放射痛者未能止痛[9]

17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26.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4. ^ [4]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89.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78.
  6. ^ [6]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35-236.
  7. ^ [7]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8. ^ [8]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8-79.
  9. ^ [9]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35-23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