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下肢靜脈瓣膜關閉不全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uán fā xìng xià zhī jìng mài bàn mó guān bì bú quán

2 概述

下肢靜脈瓣膜關閉不全是一種常見疾病,多發生在持久從事體力勞動或站立工作人員,在農民、理髮員、運動員、外科醫師等人羣中發病率較高。下肢靜脈瓣膜關節不全主要產生患肢沉重、酸脹、乏力,並可有表淺靜脈曲張、色素沉着、皮炎、腫脹和經久不愈的潰瘍,不僅病人頗感痛苦,且影響勞動力。

3 病因

先天靜脈壁薄弱、擴張、靜脈瓣膜缺陷、靜脈腔內壓力持久升高以及老年靜脈壁及瓣膜退行性變是下肢靜脈瓣膜關閉不全的主要原因。

重全力勞動及長時間站立者易致下肢靜脈瓣膜關閉不全。負重時腹腔內壓力升高,下肢靜脈迴流受阻,而持久站立,下肢肌內較少收縮,影響靜脈迴流靜脈壁及瓣膜先天薄弱者,附加上述因素,即可致下肢靜脈瓣膜關閉不全。

4 病理改變

由於先天靜脈壁薄弱,再加長期血液鬱滯,靜脈壓力增加,早期肌纖維和彈力纖維代償性增厚,後期肌纖維和弱力纖維萎縮、消失,均爲結締組織所代替,靜脈壁常因擴張而變薄,靜脈瓣膜的彈性纖維發生退化。瓣膜雖呈薄膜狀,無深靜脈炎後瓣膜增厚的跡象,但瓣膜關閉不全,兩個瓣葉不能緊密對合,導致瓣膜關閉不全,血流從兩個下垂瓣葉之間向下逆流。

深靜瓣膜關閉不全,血流向遠端深靜脈逆流,靜脈壓力增加,靜脈管腔擴張,管壁變薄,使毛細血管充血,肢體處於長期水腫狀態,淋巴管可繼發阻塞,水腫組織纖維化使肢體腫脹更趨嚴重。持續深靜脈高壓和穿通支靜脈關閉不全使深靜脈血液逆流入淺靜脈,引起大隱靜脈繼發性靜脈曲張。

下肢血液迴流變慢和逆流,造成下肢血流鬱滯,血液含氧量降低,毛細血管壁通盤性增加,紅細胞滲至血管外,血紅蛋白代謝產物含鐵血黃素沉積於皮下,常致足靴區皮膚呈現棕黑色斑狀色素沉着。局部組織因缺氧發生營養不良,抵抗力降低,易併發症疹樣皮炎、淋巴管潰瘍等。

5 診斷

1.大多爲長期站立及強體力勞動者,或大隱靜脈剝脫術後症狀未見好轉或短期復發發才。

2.患肢腫脹,久立時出現膨脹性劇烈疼痛。具有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症狀與體徵。

3.靜脈壓測定、方向性多普勒超聲檢查有助於診斷。

4.靜脈造影 ①順行造影。深靜脈主幹呈筒狀擴張,失去竹節狀形成,瓣膜影模糊,常伴有淺靜脈擴張。②逆行造影。可確定瓣膜功能:Ⅰ級—瓣膜功能健全,平靜呼吸造影劑向遠側倒流;Ⅱ—輕度瓣膜功能不全,少許造影劑倒流,不超過大腿近端;Ⅲ、Ⅳ級—中度瓣膜功能不全,造影劑倒流,分別達膝及膝下,但仍有相當的造影劑向回漢;Ⅴ級—重度瓣膜功能不全,大部或全部造影劑逆流,直達踝部。

6 臨牀表現

病人常感下肢沉重、酸脹、走路易疲勞。有的可伴有小腿肌肉痙攣。部分病人可無明顯不適。

在患肢,尤其小腿前內側,淺靜脈隆起、擴張、蜿蜒迂曲,甚至捲曲成團呈靜脈瘤樣改變,站立時列爲明顯。病程較長者,小腿特別是踝部皮膚常有營養性改變,色素沉着、脫屑,甚至溼疹形成。

一般較少有小腿腫脹,如發生常提示不但有淺靜脈瓣膜關閉不全且有深靜脈瓣膜關閉不全。下肢腫脹較深靜脈綜合徵輕,一般較健側周長大2~3cm,很少有超過4cm者。

曲張靜脈易併發血栓性靜脈炎,該時曲張靜脈疼痛,呈現紅腫硬索,有壓痛。由於患肢組織缺氧,皮下組織纖維化,血液代謝產物滲出,局部抵抗力大大降低,因此,即使在輕微損傷感染時,都可引起頑固性不愈潰瘍。據Hoave統計他所經治的800例靜脈曲張患者,有10%合併有靜脈鬱滯性潰瘍潰瘍最常見於內踝上方,因該處位置最低,直立靜脈壓最高。該處軟組織又少,且附近常有機能不全的粗大穿通支靜脈營養性障礙也最嚴重。潰瘍一般爲單發,少數可有多處發生潰瘍底部爲暗紅色不健康的肉芽組織,表面可有稀薄帶臭氣味之滲液,周圍組織色素沉着水腫或變硬,或有溼疹樣皮炎。如潰瘍經久不愈,並邊緣隆起,呈火山口或萊花狀,堅硬,底部凹凸不平,易出血,分泌物血腥惡臭,帶有粘液,則提示可能有惡變,極少見。

曲張靜脈由於外傷等原因,可造成急性出血。往往發生於足靴區,萎縮皮膚光薄如紙,其下可見有承受高壓的怒張小靜脈,輕微外傷即可引起出血。此外潰瘍底面常有穿通支靜脈,也常可因外傷引起出血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