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酸萘替芬軟膏

抗真菌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án suān nài tì fēn ruǎn gāo

2 英文參考

Naftifine Hydrochloride Ointment

3 鹽酸萘替芬軟膏藥典標準

3.1 品名

3.1.1 中文名

鹽酸萘替芬軟膏

3.1.2 漢語拼音

Yansuan Naitifen Ruangao

3.1.3 英文名

Naftifine Hydrochloride Ointment

3.2 含量或效價規定

本品含鹽酸萘替芬(C21H21N·HCl)應爲標示量的90.0%~110.0%。

3.3 性狀

本品爲白色軟膏

3.4 鑑別

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溶液主峯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主峯的保留時間一致。

3.5 檢查

應符合軟膏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Ⅰ F)。

3.6 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Ⅴ D)測定。

3.6.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醋酸溶液(取醋酸銨1.154g,加水300ml溶解,加冰醋酸0.2ml,搖勻)-甲醇(30:70)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54nm。理論板數按萘替芬峯計算不低於2000。

3.6.2 測定法

取本品適量(約相當於鹽酸萘替芬4m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約30ml,超聲處理使鹽酸萘替芬溶解,放冷,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另取鹽酸萘替芬對照品,精密稱定,加甲醇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80μg的溶液,同法測定,按外標法以峯面積計算,即得。

3.7 類別

抗真菌藥

3.8 規格

10g:0.1g

3.9 貯藏

遮光密封,在陰涼處保存

3.10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4 鹽酸萘替芬軟膏介紹

4.1 藥物名稱

鹽酸萘替芬軟膏

4.2 漢語拼音

Yansuan Naitifen Ruangao

4.3 英文名

Naftifine Hydrochloride Ointment

4.4 鹽酸萘替芬軟膏的主要成分

鹽酸萘替芬

4.5 性狀

鹽酸萘替芬軟膏爲白色軟膏

4.6 鹽酸萘替芬軟膏的藥理作用

烯丙胺類外用抗真菌藥。對敏感皮膚真菌如毛癬菌、小孢子菌和表皮癬菌等具有殺菌作用。對念珠菌和酵母菌具有抑菌作用。其作用機理可能是通過抑制角鯊烯單氧化酶,干擾真菌固醇生物合成,導致細胞固醇數量減少以及角鯊烯(酶底物)的堆積,使真菌的脂質代謝發生紊亂而起作用的。

4.7 鹽酸萘替芬軟膏藥代動力學

據資料(AHFS Drug Information 1989:P1947~1948)介紹:給健康成人完整皮膚外用1%鹽酸萘替芬軟膏,約有3%~6%的劑量吸收到體內。使用放射標記的萘替芬研究顯示,單劑量給藥24hr內留在皮膚表層的萘替芬濃度足以抑制皮膚癬菌的生長。 萘替芬是否通過胎盤屏障還不知道。萘替芬是否分佈人乳汁中也不知道,然而,已知萘替芬在表皮使用後可分佈到大鼠乳汁中。 萘替芬在體內通過苯環和萘環氧化以及N-去烷基化,至少可轉化成三種代謝產物,健康成人完整皮膚外用萘替芬以後,經皮吸收的萘替芬和/或其代謝產物從尿和糞便排泄吸收入體內的藥物約有40%~60%以原形藥和代謝物的形式排泄到尿中,其餘部分經膽汁排泄到糞便中。 皮膚外用萘替芬的半衰期約爲2~3天。

4.8 鹽酸萘替芬軟膏適應

烯丙胺類抗真菌藥物,適用於治療敏感真菌所引起的體癬股癬手癬足癬花斑癬

4.9 鹽酸萘替芬軟膏的用法與用量

適量塗敷患處及其周圍,每日二次。體股癬連續用藥2~4周,手足癬花斑癬連續用藥4~6周。嚴重感染可適當延長治療時間。或遵醫囑。

4.10 鹽酸萘替芬軟膏不良反應

少數患者可有局部一過性燒灼感和刺痛感、乾燥、紅斑、瘙癢和局部刺激症狀,個別患者可有接觸性皮炎發生

4.11 鹽酸萘替芬軟膏禁忌症

對萘替芬或特比萘芬過敏者禁用。

4.12 注意事項

1.僅供皮膚塗敷用,不能用於眼內,要避免與鼻、口腔及其它粘膜接觸。

2.皮膚塗敷後,不必包紮。

3.連續用藥4周後,若症狀無改善,則請再到醫院就疹。

4.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5.開放性傷口不宜使用鹽酸萘替芬軟膏

4.13 規格

10g∶0.1g

4.14 貯藏

遮光密閉,在陰涼處保存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