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血祛風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ǎng xuè qū fēng tāng

2 《中西結合治療皮膚病學》

2.1 方名

養血祛風湯

2.2 組成

生地15g,當歸9g,川芎9g,白芍9g,荊芥9g,防風9g,蒼朮9g,黃柏9g,甘草6g。

2.3 功效

養血潤燥祛風利溼

2.4 主治

慢性瘙癢症、慢性溼疹和慢性蕁麻疹等屬血虛生風者。

2.5 各家論述

生地、當歸川芎白芍四物湯,能養血潤燥;荊、防祛風止癢;蒼朮黃柏二妙散,可燥脾清熱祛溼,以佐四物;甘草和中。

3 馬培之醫案

3.1 方名

養血祛風湯

3.2 組成

川芎8分,烏藥8分,秦艽1錢半,甘草8分,大胡麻3錢,當歸2錢,丹蔘1錢半,雲苓2錢,川斷1錢半,萆薢草1錢,蒼耳子1錢半,白蒺藜3錢,白朮1錢,桑枝3錢。

3.3 功效

和營順氣,達肌表。

3.4 主治

麻風,塊斑退,汗孔未透。

4 《醫醇剩義》卷一

4.1 方名

養血祛風湯

4.2 組成

生地5錢,當歸2錢,白芍1錢(酒炒),桂枝6分,茯苓3錢,白朮1錢,虎脛骨1錢5分(炙),續斷2錢,獨活1錢(酒炒),秦艽1錢,牛膝2錢,木香5分,紅棗10枚,姜3片,桑枝1尺。

4.3 主治

中經。風入經脈,身體重着,步履艱難。

5 《會約》卷十四

5.1 方名

養血祛風湯

5.2 組成

當歸2錢,山藥2錢,生地2錢,沙蔘2錢,鉤藤鉤2錢,麥冬2錢,熟地3-5錢,枸杞1錢半,玄蔘1錢,青蒿1錢,阿膠蛤粉炒)1錢。

5.3 主治

妊娠血虛生熱,熱生風,以致拘攣昏迷

5.4 用法用量

水煎,加竹瀝半杯,薑汁4-5匙,合服。

5.5 加減

如痰盛,加膽星2錢,海石2錢,陳皮(去白)1錢半;如火盛而痰不降,加童便。

6 《會約》卷十一

6.1 方名

養血祛風湯

6.2 組成

當歸2錢,白芍(酒炒)1錢半,熟地1錢半(若血虛有熱者,改用生地),秦艽1錢半,防風1錢2分,獨活1錢2分,羌活1錢,桂枝8分,陳皮7分,松節4錢。

6.3 主治

風邪外中,歷節腫痛,脈浮澀者。

6.4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7 《松峯說疫》卷二

7.1 方名

養血祛風湯

7.2 組成

熟地、當歸(酒洗)、白芍(酒炒)、川芎(酒洗)、半夏(制)、殭蠶(泡去涎,焙)、天麻酒蒸)。

7.3 主治

因驚、因氣惱而瘈瘲者。

7.4 用法用量

生薑大棗爲引,水煎服。

7.5 加減

若虛甚者,加人蔘;有風者,酌加羌活白芷柴胡防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