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培之

中醫學家 中醫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ǎ péi zhī

2 註解

馬培之(1820~1898)爲清代醫學家,名文植[1]。江蘇武進孟河鎮人[1]。後寓居蘇州(設診之所今 仍稱“馬醫科巷”)[1]。精醫術,爲孟河學派代表人物之一[1]。祖父省三,有醫名[1]。隨祖臨證16年,盡傳其學,以內、外、喉三科見長[1]。光緒六年(1880)被薦爲慈禧太后治病,故人稱“馬徵君”[1]。嘗雲:“看症辨證,全憑眼力;而內服外敷,又在藥力。”重視整體辨證審因,用藥綿密而平和[1]。認爲外科實難於內科,須精通內科醫理,熟諳診斷及用藥,方能取效,故於外科能融貫衆科以自輔。撰《外科傳薪集[1]。另經評述之醫書有《馬評外科證治全生集》、《急救百病濟世回生良方》2卷(1893)等[1]。從學弟子甚衆,著名者如丁甘仁、賀季衡、鄧星伯等。曾孫馬澤人,有醫名[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