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uán fù huā sǎn

2 《聖惠》卷四十五

2.1 方名

旋覆花散

2.2 組成

旋覆花半兩,犀角屑1兩,大腹皮1兩(銼),檳榔1兩,前胡1兩(去蘆頭),赤茯苓1兩,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

2.3 主治

幹腳氣。欲發噁心頭旋,吐痰水,不思飲食,兩腳膝疼痛,漸漸心悶。

2.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生薑半分,薄荷2-7葉,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2.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3 《聖惠》卷十二

3.1 方名

旋覆花散

3.2 組成

旋覆花半兩,半夏3分(湯洗7遍去滑),前胡1兩(去蘆頭),桂心3分,赤茯苓1兩,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石膏1兩,甘草2分(炙微赤,銼)。

3.3 主治

傷寒頭痛,心腹痞滿,痰壅,不下飲食。

3.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3.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4 《博濟》卷三

4.1 方名

旋覆花散

4.2 別名

菊花散旋覆花湯

4.3 組成

菊花3分,旋覆花3分,桑白皮3分,石膏1兩1分,甘草半兩,地骨皮1兩,杜蒺藜1兩(去刺)。

4.4 功效

清頭目,利胸膈,化痰涎,解上焦風壅。

4.5 主治

咽喉熱疼,唾如膠粘;頭風目眩頭痛,痰涎壅滯,心膈煩滿

4.6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水1盞,煎至7分,食後溫服

4.7 製備方法

上爲末。

4.8 附註

菊花散(《聖濟總錄》卷十五)、旋覆花湯(《聖濟總錄》卷十七)。

5 《聖惠》卷八十九

5.1 方名

旋覆花散

5.2 組成

旋覆花1分,桑根白皮(銼)1分,羚羊角屑1分,赤芍藥1分,玄蔘1分,甘草半分(炙微赤,銼),黃連半分(去須)。

5.3 主治

小兒眼從下生赤膜,上浸黑睛

5.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入竹葉7片,煎至5分,去滓溫服,1日3-4次。

5.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6 《聖惠》卷六十九

6.1 方名

旋覆花散

6.2 別名

旋覆花湯

6.3 組成

旋覆花半兩,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芎藭半兩,細辛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前胡半兩(去蘆頭),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羌活半兩,人蔘半兩(去蘆頭),桂心半兩,赤茯苓3分,藿香半兩,甘草3分(炙微赤,銼),羚羊角屑3分。

6.4 主治

婦人風痰嘔逆,不下飲食,頭目昏悶。

6.5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6.6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6.7 附註

旋覆花湯(《婦人良方》卷六)。

7 《聖惠》卷二十二

7.1 方名

旋覆花散

7.2 組成

旋覆花半兩,蔓荊子半兩,白朮3分,麥門冬1兩(去心,焙),前胡1兩(去蘆頭),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甘菊花3分,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防風半兩(去蘆頭),川大黃1兩(銼碎,微妙),獨活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7.3 主治

風熱上攻,頭旋暈悶,喜臥怔忡,起即欲倒,項背急強。

7.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7.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8 《聖惠》卷三十三

8.1 方名

旋覆花散

8.2 組成

旋覆花1兩,桑根白皮1兩(銼),黃連半兩(去須),羚羊角屑1兩,赤芍藥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升麻3分,黃芩3分。

8.3 主治

眼從下生赤翳膜,上黑睛

8.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8.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8.6 用藥禁忌

炙煿豬肉

9 《聖惠》卷十四

9.1 方名

旋覆花散

9.2 組成

旋覆花1兩,半夏3分(湯洗7遍去滑),麥門冬半兩(去心),知母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半兩,柴胡3分(去苗),人蔘半兩(去蘆頭),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百部半兩,赤茯苓3分,前胡1兩(去蘆頭)。

9.3 主治

傷寒後夾勞,胸膈痰壅,不思飲食,氣攻背膊,腰脊痠疼。

9.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9.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10 方出《聖惠》卷四十,名見《醫方類聚》卷二十引《神巧萬全方》

10.1 方名

旋覆花散

10.2 組成

旋覆花半兩,萆薢半兩(銼),虎頭骨半兩(塗酥炙令黃)。

10.3 主治

頭偏痛

10.4 用法用量

欲發時,以溫酒調下2錢。衣蓋出汗,立愈。

10.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11 《聖惠》卷四十六

11.1 方名

旋覆花散

11.2 組成

旋覆花1兩,紫菀1兩半(去苗土),桔梗1兩(去蘆頭),射干1兩,川升麻1兩,甘草3分(炙微赤,銼),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麻黃3分(去根節),大腹皮3分(銼),杏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11.3 主治

咳嗽,痰唾稠粘,肩背壅悶,喘促不食

11.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1.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12 《聖惠》卷五十

12.1 方名

旋覆花散

12.2 組成

旋覆花半兩,木香半兩,赤茯苓1兩,白朮1分,人蔘1兩(去蘆頭),前胡1兩(去蘆頭),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桂心1兩,青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芎藭1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大腹皮半兩(銼)。

12.3 主治

膈氣胸中痰結,否塞不通,不能飲食。

12.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12.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13 《聖惠》卷五十一

13.1 方名

旋覆花散

13.2 組成

旋覆花3分,半夏半兩(湯浸7遍去滑),白附子半兩(炮裂),防風3分(去蘆頭),羚羊角屑3分,前胡3分(去蘆頭),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枇杷葉3分(拭去毛,炙微黃),川大黃3分(銼碎,微炒),赤茯苓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2分。

13.3 主治

脾風痰膈,不下食飲,頭目昏悶,四肢煩疼。

13.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3.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14 《聖惠》卷十一

14.1 方名

旋覆花散

14.2 組成

旋覆花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甘菊花1兩,芎藭1兩,皂莢白皮3分(塗酥,炙赤色)。

14.3 主治

傷寒頭痛,心膈壅疼。

14.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水1中盞,入荊芥7穗,煎至6分,和滓熱服,不拘時候。

14.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