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腰椎間盤摘除術

手術 小兒外科手術 兒童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 脊柱的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ǎn wēi yāo zhuī jiān pán zhāi chú shù

2 英文參考

microlumbar disc excision

5 分類

小兒外科/脊柱的手術/兒童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

6 ICD編碼

80.51

7 概述

顯微腰椎間盤摘除術用於兒童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治療。脊柱任何部位的椎間盤均可由於外傷或本身變性而造成髓核或纖維環或兩者向椎管內或椎間孔內突出。發生於腰椎間盤者約佔90%。其發生原因尚未完全明瞭。認爲與下列因素有關:①椎間盤營養不足;②退行性變;③各種外傷。儘管臨牀上多見於30~50歲的體力勞動者或平時缺少鍛鍊者,但兒童也可發病。兒童期間的椎體骺軟骨板尚未與椎體完全融合,其椎間盤纖維環富有彈性而不易撕裂,但椎間關節鬆弛,活動度較成人範圍大。腰肌和韌帶結構相對薄弱,當突然的旋轉應力作用下腰部時,可使椎體後緣的軟骨板撕裂而發病。故兒童椎間盤突出症的病人有明顯腰部急性損傷的病史。臨牀表現主要爲急性腰痛並伴坐骨神經痛,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試驗陽性,膝或跟腱反射異常。X線正位片可顯示腰椎側彎,側位片上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病變的椎間隙可變窄,椎體之間可有前窄後寬現象。脊髓造影、CT或MRI檢查對確立診斷及定位很有幫助。治療上首先考慮非手術治療,因在損傷的早期,椎間盤突出處及受壓的神經根存在創傷炎症反應水腫充血。故治療目的在於緩解或控制局部炎症過程,可選用局部壓痛點封閉,輕柔手法推拿按摩、理療、骨盆牽引與絕對臥牀休息等。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者,才考慮手術治療(圖12.29.6.2-0-1,12.29.6.2-0-2)。

8 適應

顯微腰椎間盤摘除術適用於因顯微腰椎間盤摘除術與常規手術相比,術中的照明、放大及觀察角度均有改善,而術中顯露大爲減少,組織分離少,術後疼痛輕,住院時間短,顯微腰椎間盤摘除術有可能代替標準的椎板切除術成爲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首選手術。具體適應證參見切除椎板的腰椎間盤突出物摘除術。

9 禁忌症

參見前述的切除椎板的腰椎間盤突出物摘除術。

10 術前準備

需要400mm鏡頭的手術顯微鏡、特殊拉鉤、1mm的45°角椎板咬骨鉗、顯微髓核鉗和具有吸引功能神經根拉鉤。餘參見前述的切除椎板的腰椎間盤突出物摘除術。

11 麻醉體位

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病人俯臥位於真空體位墊上,腹部放置充氣枕,體位墊抽氣後將枕去除。

12 手術步驟

12.1 1.切口

在病變椎間隙的上下棘突間做切口,通常爲2.5cm長(圖12.29.6.2-1)。

12.2 2.顯露

切開皮下組織,仔細電凝止血,用電刀沿中線切開筋膜,插入骨膜剝離器,沿棘突和椎板在骨膜下輕柔地向外剝離肌肉筋膜,再次電凝止血。用手指觸摸定位椎板間隙,放置微型腰部拉鉤,調節顯微鏡確認韌帶和椎板,在顯微鏡放大25倍的條件下,用15號刀片小心切除淺層黃韌帶,其後用4號Penfield分離器,穿破黃韌帶,動作輕柔防止穿破硬膜,然後用45°角1mm齒凹的椎板咬骨鉗朝向術者方向咬除黃韌帶,完整保留椎板、小關節及其關節囊。用90°鈍鉤探查硬膜外,藉助神經拉鉤確定神經根。將神經根拉鉤插入神經根下,其吸引孔轉向內側,用拇指和示指把持帶吸引管的神經根拉鉤尾部(圖12.29.6.2-2,12.29.6.2-3)。

12.3 3.摘除椎間盤

在牽開神經根後,可見白色、纖維樣、無血管椎間盤。在顯微鏡下可以見到小的纖維環撕裂,用4號Penfield分離器擴大纖維環裂口,用微型髓核鉗摘除髓核。檢查神經根及硬膜附近有無髓核碎片(圖12.29.6.2-4,12.29.6.2-5)。

12.4 4.縫合

按常規縫合筋膜皮膚

13 中注意要點

1.爲避免嚴重的神經損傷,在如此狹小的間隙中不應採用壓迫法和電凝止血

2.術中不去除硬膜外脂肪

3.在大的椎間盤突出時,神經根表現爲大的白色反光樣結構,很容易被誤認爲椎間盤

4.如硬膜外靜脈撕裂,應繼續解剖並摘除椎間盤

5.器械插入椎間隙時其深度不能超過其齒的折彎處,手術僅去除顯露的椎間盤組織,不刮椎間隙。

14 術後處理

顯微腰椎間盤摘除術術後做如下處理:

1.平臥硬板牀,術後6~8h可定時側身。

2.術後1d後,開始行直腿抬高訓練。

3.術後3~7d開始練習背肌

4.應用足量有效抗生素1周。

5.術後2周拆線,4周後可帶腰圍下牀活動,如顯露2個椎間盤以上者,必須臥牀2個月後才能下牀活動

15 併發症

15.1 1.誤傷神經

沒有按常規操作方法進行,神經根未牽開時急於切除椎間盤出血時視野不清楚而強行操作所致。

15.2 2.損傷硬脊膜

韌帶多與硬脊膜有粘連,操作不仔細時容易損傷而導致腦脊液漏出。遇到這種情況時應把手術牀頭側搖低馬上進行修補。

15.3 3.腹腔內血管損傷

這是非常危險的手術併發症,其主要原因爲咬除髓核時術者錯誤地將髓核鉗伸向前方過多,穿破前縱韌帶進入腹膜損傷腸繫膜血管和髂總動靜脈。如術中病人血壓突然下降出現休克時就應考慮到這一併發症的可能,應馬上行腹腔穿刺,如抽出血液,應立即剖腹探查,修補損傷血管

15.4 4.硬脊膜外血腫

由於術中止血不徹底所致。一般在術後3d內出現,多表現肛周感覺喪失或原來的痛覺障礙區域擴大,嚴重者有大、小便失禁。遇此情況應及時手術探查,清除血腫

15.5 5.椎間隙感染

病人表現爲術後3~5d後體溫升高,白細胞增高,病人出現腰及下肢燒灼狀痙攣性疼痛,嚴重時甚至受到輕微震動即可誘發劇烈疼痛,即使使用哌替啶等止痛藥物也難以達到止痛作用。此時應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直到體溫和血象恢復正常爲止,同時應用雙下肢牽引限制活動,暫停腰背肌鍛鍊,一般要3個月後才能下地活動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