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橘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āng jú wán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Xiangju Wan

2.2 標準編號

WS3-B-0344-90

2.3 處方

茯苓    90g 山楂(炒) 60g 陳皮 90g 麥芽(炒) 60g 法半夏 90g 砂仁 30g 薏苡仁(麩炒) 90g 白朮(麩炒? 90g 枳實(麩炒? 90g 山藥 60g 厚朴(姜制? 90g 蓮子 60g 六神曲(麩炒) 90g 澤瀉 30g 蒼朮(米泔水制) 90g 木香 15g 香附(醋炒) 90g 甘草 30g 白扁豆(炒) 60g

2.4 製法

以上十九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 100g粉末加煉蜜 115~ 135g 製成大蜜丸,即得。

2.5 性狀

本品爲棕色或棕黃色的大蜜丸;氣微,味甜、微苦。

2.6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2頁)。

2.7 功能與主治

健脾開胃燥溼止瀉。用於小兒脾胃虛弱,脘腹脹滿,消化不 良,嘔吐泄瀉

2.8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1丸,一日 3次,三歲以內小兒酌減。

2.9 注意

忌食生冷、油膩物。

2.10 規格

每丸重 3g

2.11 貯藏

密封

3 香橘丸介紹

3.1 藥品類型

中藥

3.2 藥品名稱

香橘丸

3.3 藥品漢語拼音

3.4 藥品英文名稱

3.5 成份

3.6 性狀

3.7 作用類別

3.8 適應症/功能主治

健脾開胃燥溼止瀉。用於小兒脾胃虛弱,脘腹脹滿,消化不良,嘔吐泄瀉

3.9 規格

每丸重3克

3.10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三歲以內小兒酌減。

3.11 禁忌

3.12 不良反應

3.13 注意事項

1.忌食生冷、油膩食物。2.服藥後三日症狀未見好轉應及時去醫院諮詢醫師。3.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4.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5.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6.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7.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3.14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3.15 藥理作用

3.16 備註

請仔細閱讀介紹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4 楊氏家藏方》卷十九

4.1 方名

香橘丸

4.2 組成

橘皮(去白)2兩,肉豆蔻2兩,黑牽半兩,木香(銼)半兩。

4.3 功效

寬中快膈,消化乳食。

4.4 主治

小兒脾胃挾傷,心腹脹滿,胸膈不快,哽氣喘祖,小便不利

4.5 用法用量

週歲兒每服10丸,乳食後生薑湯送下。

4.6 製備方法

先將橘皮炒黃,次下肉豆蔻、牽牛、木香,略同炒轉色,併爲細末,煮麪糊爲丸,如黍米大。

5 聖濟總錄》卷四十七

5.1 方名

香橘丸

5.2 組成

丁香皮6錢,青橘皮(去白,焙)半兩,硇砂(研細,水飛)1分,木香半兩,京三棱半兩,蓬莪術(炮,銼)半兩,縮砂仁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陳橘皮(去白,焙)半兩,巴豆22枚(去皮,同烏梅一處搗令勻爛),烏梅(和核用)2兩。

5.3 主治

胃寒腸熱,腹脹泄利

5.4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食後溫生薑橘皮湯送下。

5.5 製備方法

上爲末,麪糊爲丸,如綠豆大。

6 醫方類聚》卷二五五引《經驗良方

6.1 方名

香橘丸

6.2 組成

使君子去皮殼)1兩,訶子半兩,神曲半兩,麥糵半兩,甘草半兩,厚朴薑汁制)半兩,陳皮2錢半,木香2錢半。

6.3 主治

小兒疳痢,冷熱不調,水谷不化。

6.4 用法用量

米湯化下1丸。

6.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櫻桃大。

7 醫方類聚》卷九十四引《經驗良方

7.1 方名

香橘丸

7.2 別名

橘皮丸

7.3 組成

生薑半斤,陳皮2錢(不去白),青皮2錢(不去白),甘草半兩,縮砂半兩,神曲半兩,麥糵半兩,丁香3錢。

7.4 主治

冷氣攻刺心腹,及脾胃不和中脘氣痞,心腹脹悶,不思飲食,嘔吐痰逆,噫氣吞酸,及宿食不消,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諸般氣疾。

7.5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細嚼,白湯送下。

7.6 製備方法

上以陳皮青皮甘草、縮砂,用生薑爛研,同淹4味1宿,次日同諸藥焙爲末,煉蜜爲丸,如彈子大。

7.7 附註

橘皮丸(《普濟方》卷一八四)。

8 魏氏家藏方》卷二

8.1 方名

香橘丸

8.2 組成

香附子(去毛)、橘皮(去白)、生薑等分

8.3 功效

降氣消痰,寬中快膈。

8.4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白湯送下,不拘時候。

8.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神曲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9 普濟方》卷三八六

9.1 方名

香橘丸

9.2 組成

杏仁14個,巴豆14個,青皮半兩,陳皮半兩,麩半升。

9.3 主治

小兒四肢腫滿。

9.4 用法用量

每服10-20丸,冷生薑湯送下。

9.5 製備方法

上一處炒白,爲細末,醋糊爲丸,如綠豆大。

10 聖濟總錄》卷六十四

10.1 方名

香橘丸

10.2 別名

木香丸

10.3 組成

木香1分,青橘皮(去白,鹽炒)半兩,檳榔(銼)半兩,半夏(湯洗7遍,去滑)1分,白礬(熬令汁枯)1分,牽牛子(炒)3分。

10.4 主治

留飲宿食,腹脅脹滿,不喜飲食;膈痰結實,脅膈不利,頭目昏眩。

10.5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生薑湯送下,不拘時候。

10.6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煮棗肉爲丸,如梧桐子大。

11 《玉案》卷六

11.1 方名

香橘丸

11.2 組成

橘紅2兩,茯神2兩,青皮2兩,麥芽2兩,厚朴2兩,山楂2兩,砂仁1兩,三棱1兩,神曲1兩,人蔘1兩,澤瀉1兩,甘草5錢。

11.3 主治

吐瀉或食積所傷,肚腹作痛,脾胃不和蛔蟲上行。

11.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生薑湯化下。

11.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龍眼大。

12 聖濟總錄》卷一七九

12.1 方名

香橘丸

12.2 組成

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丁香半兩,訶黎勒皮半兩,甘草(炙)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

12.3 功效

和胃氣。

12.4 主治

小兒洞泄,心腹脹痛,不思奶食。

12.5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生薑湯化下,3歲以上2丸。

12.6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