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光散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ōng guāng sǎn

2 全國中草藥彙編》:通光散

2.1 拼音名

Tōnɡ Guānɡ Sàn

2.2 別名

烏骨藤、大苦藤、通關散、黃木香下奶藤

2.3 來源

蘿藦科牛奶菜屬植物通光散Marsdenia tenacissima (Roxb.)Wight et Arn.,以藤莖入藥。全年可採,颳去外層栓皮,切片曬乾

2.4 性味

苦,寒。

2.5 功能主治

止咳平喘通乳利尿,抗癌。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乳汁不通小便不利,癌腫;葉外用治癰癤瘡瘍

2.6 用法用量

3~5錢。

2.7 備註

(1)雲南個別地區以同科南山藤屬植物南山藤(中華假夜來香)Dregea sinensis Hemsl.混稱通光散

2.8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3 《中華本草》:通光散

3.1 出處

出自《雲南中草藥

3.2 拼音名

Tōnɡ Guānɡ Sàn

3.3 英文名

Tenacious Condorvine Stem, Tenacious Condorvine

3.4 別名

奶漿藤烏骨藤、黃木香下奶藤、大苦藤、地甘草扁藤、癩藤子、白暗消、通關散、野泡通

3.5 來源

藥材基源:爲蘿藦科植物通關藤的藤、根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rsdenia tenacissima (Roxb.) Wight et Arn.[Aschepias tenacissima Roxb]

採收和儲藏:莖秋、冬採集。颳去栓皮,切片曬乾。根、葉全年可採。

3.6 形態

堅韌木質藤本,長達6m。全株具乳汁;莖下部圓柱形,上部扁圓簡形,綠色;枝密被黃色柔毛。葉對生;葉柄長6cm;葉片心形或寬卵形,長8-18cm,寬5-10cm,先端急尖,基部深心形,兩面均被茸毛。傘形狀聚傘花序腋生,長5-15cm;花萼5裂,裂片長圓形,內面基部有腺體花冠黃紫色,裂片5,向右覆蓋,外面被疏柔毛,內面中部以下具5行縱列柔毛;副花冠裂片5,短於花葯,基部有距;花粉塊每室1個,長圓形,直立,着粉腺三角形;柱頭圓錐狀。蓇葖果長披針形,長達8cm,直徑約1cm,外果皮密被柔毛。種子先端具白色絹質種毛。花期6月,果期11月。

3.7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0m以下的疏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雲南、貴州等地。

3.8 性狀

顯微鑑別 幼莖橫切面:木栓細胞15-30列,皮層外側散有黃色石細胞羣和黃白色纖維束,兩者相間斷續排列近環狀,內側石細胞斷續成環。維管束雙韌型。韌皮部較窄。形成層明顯。木質部導管多單個散在,直徑可達300μm以上,初生木質部導管徑向排列。皮層,髓部有類圓形乳管散在。本品薄壁細胞澱粉粒及草酸簇晶

粉末特徵:淡黃色1石細胞單個或成羣,黃色,我邊形、類四方形類圓形、橢圓形,直徑40-100μm,壁厚5-35μm,胞腔較窄,孔溝明顯。2皮層纖維單個或成束,直徑12-24μm,壁較厚,胞腔較窄,斷頭參差不齊。3木纖維淡黃色,單個或成束,直徑12-35μm,壁木化,紋孔明顯。4乳法管直徑40-60μm,內含淡黃色乳法塊。5草酸簇晶直徑12-35μm。6澱粉單粒類圓形、卵圓形、盔帽形,直徑2-8μm,臍點點狀、裂縫狀;復粒由2-6個分組成。7個緣紋孔網紋導管直徑30-300μm,此外有木栓細胞

3.9 化學成份

莖含數種孕烷酯類成分:11α-O-巴豆酰-12β-O-乙酰通關藤甙元(11α-O-tigloyl-12β-O-acetyltenacigenin)B,11α-O-苯甲酰-12β-O-乙酰通着藤甙元(11α-O-benzoyl-12β-Oacetyltd-nacigenin)B,11α-O-2- 甲基丁酰通關藤甙元(11α-O-2methylbutyryl-12β-O-acetyltenacigenin)B,11α-O-2-甲基丁酰-12β-O-巴豆通關藤甙元(11α-O-2-methylbutyryl-12β-O-tigloyl-tenacigenin)B,11α-O-2-甲基丁酰-12β-O-苯甲酰通關藤甙元(11α-O-2-methybutyry-12β-O-benaoyltenacigenin)B和11α,12β-O,O-二巴豆酰-17β-通關藤甙元(11α,12β-O,O-ditigloyl-17β-tenaci-genin)B[1],通關肛門甙(tenacissoside)A、B、C、D、E[2],通病關藤甙元甲、乙、丙(tenacigeninA、B、C),通關素(tenacissigenin)[3,4]。種子含西索甙元(cissogenin)[5],通關甙元(tenasogenin)[6]

3.10 藥理作用

1.對呼吸系統作用:豚鼠腹腔注射從通關藤莖中分離出的苦味國體酯甙(總甙,簡稱通光散甙)100mg/kg,有一定平喘作用(組織胺噴霧引喘法)。家兔靜脈注射60mg/kg,能對抗組織膠1倍致死量,但在豚鼠則不能對抗組織胺的致死量。 離體豚鼠支氣管灌流試驗表明,能使組織胺引起的氣管痙攣鬆弛,亦能減弱組織胺引起的豚鼠離體腸管收縮。本品並無鎮咳(小鼠氨水引咳法)及祛痰(麻醉犬)作用

2.其他作用麻醉靜脈注射通光散甙有短暫、輕度的降壓作用,無快速耐受現象,其降壓似與中樞無關,離體兔耳血管灌流試驗表明,它能直接擴張血管。離體兔心灌流試驗表明無冠脈擴張作用。家兔靜脈注射後,從心電圖觀察對心肌無損害。1%通光散甙在試管內抗菌作用較差,除對綠膿桿菌有一定作用外,對其他許多致病菌皆無效。小鼠灌胃,用至1500mg/kg,未見中毒和死亡。小鼠靜脈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爲247±28.61mg/kg。 苦味甾體酯甙100-150mg/kg 腹腔注射,能預防因噴霧組胺引起的支氣管痙攣,對其有一定平喘作用;離體豚鼠支氣管灌流,對痙攣狀態的支氣管解痙作用;離體兔耳血管灌注有直接血管擴張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爲274mg/kg。

3.11 性味

味苦;性微寒

3.12 歸經

肺;肝經

3.13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咳平喘;通利溼通乳;搞癌。主咽喉腫痛肺熱咳喘溼熱黃疸小便不利乳汁不通;瘡癤;癌腫

3.14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外用:鮮葉適量,搗敷

3.15 附方

①治喉頭炎,口腔潰爛: 大苦藤泡水服。(《雲南思茅中草藥選》)②治腸胃炎胃痛黃疸型肝炎: 扁藤根莖一兩。水煎服。(《紅河中草藥》)③治疔瘡腫毒: 通光散鮮葉適量。搗爛外敷。(《雲南經濟植物》)④治各種癌症:通光散一兩至一兩五錢,白胡椒十粒。煎服。 (《雲南中草藥選》)

3.16 各家論述

1.《雲南中草藥選》:消炎,止咳平喘,抗癌。治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各種癌症,風溼,跌打,骨折,眼底疾患,胃病

2.《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治咽喉炎,胃腸積熱肺炎扁桃體炎膀胱炎

3.《貴州藥植目錄》:活血生肌,催乳止咳。治咳漱,跌打,筋斷骨折乳少

3.17 臨牀應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取通光散1-3兩加水500ml,煎至100-150ml,每日分3次服;或製成浸膏片,每片O.5g,每日3次,每次2-3片。治療260例,經一療程(10天)的觀察,臨牀治癒75例(28.8%),顯效80例(30.8%),好轉85例(32.7%),總有效率爲92.3%。其中用片劑治療喘息型慢性氣管炎67例,觀察30天,有效率達86%,臨牀控制率爲32%,顯效率爲31%。初步認爲本品有較好的平喘及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但消炎作用較差。多數在用藥7-10天后症狀消失或減輕。治程中無明顯副作用,僅部分病人服藥後有口乾頭暈、上腹部不適、噁心,極個別發生藥物痊,一般不需處理。

3.18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