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斷

中醫診斷學 中醫骨傷科 中醫學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īn duàn

2 英文參考

laceration of muscle and tend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筋斷(laceration of muscle and tendon[1])爲病名[2]。是指外傷致筋全部或部分斷裂而使筋失去了連續性,從而導致該部筋的功能減弱或消失的疾病[2]。見《醫宗金鑑》卷八十七。筋斷傷筋[2]

4 病因病機

外傷致使筋發生斷裂[2]。多因跌打、扭挫所致[3]

5 症狀

主要表現爲局部疼痛、青紫、腫脹,甚至關節屈伸不利[3]

6 分類

一般可分爲扭傷挫傷,也包括後世文獻中的筋斷、筋走、筋翻、筋轉、筋強等症[3]

7 治療

治宜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爲主[3]。用舒筋散,並可鍼灸按摩、拔火罐、外用海桐皮湯洗之[3]。適當配合功能鍛鍊[3]

8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36.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