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歸脾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ā wèi guī pí tāng

2 保嬰撮要》卷十三:加味歸脾湯

2.1 處方

人蔘 黃耆(炒)茯神(去木)各60克 甘草(炒)白朮(炒)各30克 木香1.5克 遠志去心酸棗仁 龍眼肉 當歸 牡丹皮 山梔(炒)各3克

2.2 功能主治

治小兒因乳母憂思鬱怒,胸脅作痛,或肝脾經分患瘡瘍;或寒熱驚悸無寐,或便血盜汗,瘡口不斂。

2.3 用法用量

上藥水煎,乳母服,兒亦服之。

2.4 摘錄

保嬰撮要》卷十三

3 正體類要》卷下:加味歸脾湯

3.1 處方

當歸3克,茯苓3克,白朮3克,炙黃芪3克,龍眼肉3克,遠志3克,炒酸棗仁3克,木香1.5克,炙甘草0.9克,人蔘3克,柴胡2克,山梔2克。

3.2 功能主治

健脾養心,益氣補血,兼清肝熱主氣血虛弱,心脾鬱結。

3.3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3.4 摘錄

正體類要》卷下

4 正體類要》卷下:加味歸脾湯

4.1 處方

歸脾湯柴胡山梔

4.2 功能主治

婦人血虛心脾鬱結,經閉發熱產門不閉,及乳巖初起;脾經血虛發熱;因肝脾二髒鬱怒,氣血虧損者,伴有內熱夜熱,五心發熱,肢體倦瘦,月經不調

4.3 摘錄

正體類要》卷下

5 重訂通俗傷寒論》:加味歸脾湯

5.1 處方

黨蔘3錢,炙黃耆3錢,生曬術3錢,茯神3錢,歸身3錢,棗仁2錢,遠志2錢,阿膠1錢,焦山梔1錢,丹皮1錢,清炙草5分,廣木香5分,龍眼肉5枚。

5.2 功能主治

補脾養陰。主夾血傷寒後期出血已止,陰液虧虛者。

5.3 摘錄

重訂通俗傷寒論

6 疫疹一得》卷下:加味歸脾湯

6.1 處方

人蔘1錢,黃耆1錢半(炒),白朮1錢(炒),茯神3錢,棗仁2錢(炒),遠志1錢半(炒),甘草5分,當歸1錢半,麻黃根2錢,牡蠣3錢,紅棗3枚,浮麥3錢。

6.2 功能主治

自汗盜汗

6.3 摘錄

疫疹一得》卷下

7 《一盤珠》卷五:加味歸脾湯

7.1 處方

人蔘黃耆當歸白朮、棗仁、志肉、茯神甘草、川鬱金香附木香牛膝

7.2 功能主治

脫疽脾虛,兼鬱火下注,飲食減少。

7.3 摘錄

《一盤珠》卷五

8 《金鑑》卷四十九:加味歸脾湯

8.1 處方

歸脾湯伏龍肝

8.2 功能主治

婦人心、脾傷損,每交接出血者。

8.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8.4 摘錄

《金鑑》卷四十九

9 《金鑑》卷四十九:加味歸脾湯

9.1 處方

歸脾湯加辰砂、琥珀末。

9.2 功能主治

婦人七情內傷,心脾虧損,神無所護,致夜夢鬼交,獨笑獨悲。

9.3 用法用量

上將歸脾湯水煎,調辰砂、斛珀末服之。

9.4 摘錄

《金鑑》卷四十九

10 《金鑑》卷四十八

10.1 組成

歸脾湯硃砂龍齒

10.2 主治

婦人產後,憂愁思慮傷心脾,驚悸恍惚者。

11 口齒類要

11.1 組成

歸脾湯柴胡丹皮山梔

11.2 主治

思慮動脾火元氣損傷,體倦發熱,飲食不思,失血牙痛,思慮之過,血傷火動,口舌生瘡。

11.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2 《醫部全錄》卷三九九引《薛氏醫案

12.1 組成

白朮(炒)1錢,人蔘1錢,茯苓1錢,柴胡5分,川芎5分,山梔(炒)5分,芍藥(炒)5分,甘草(炒)5分,熟地黃8兩,當歸8兩。

12.2 功效

內消乳巖

12.3 主治

人乳巖初起。

12.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3 《盤珠集》捲上

13.1 組成

人蔘白朮(炒)、茯神(去皮木)、當歸(去尾)、棗仁(去殼,炒)、蓮肉(去心)、黃耆蜜炙)、遠志木香

13.2 主治

子腫,血少氣滯者。

13.3 附註

遠志辛散而上升,不宜多用,四五分足矣。

14 《葉氏女科》卷二

14.1 組成

人蔘2錢,黃耆2錢,白朮蜜炙)2錢,茯苓2錢,棗仁2錢,遠志(制)1錢,當歸1錢,柴胡8分,山梔仁8分,枳殼麩炒)8分,木香(不見火)5分,炙甘草5分。

14.2 主治

子懸妊娠4-5月,因脾鬱而致胎氣不和,逆上心胸,脹滿疼痛不安者。

14.3 用法用量

龍眼肉7枚,水2鍾,煎7分,空腹服

15 醫宗必讀》卷八

15.1 組成

人蔘1錢半,炙黃耆1錢半,白朮1錢半,當歸1錢半,茯苓1錢半,酸棗仁1錢半,遠志肉8分,木香5分,甘草(炙)5分,龍眼肉2錢,大棗2枚,煨姜3片,菖蒲8分,桂心5分。

15.2 主治

虛寒心悸而痛。

15.3 用法用量

水2鍾,煎1鍾,食後服

16 保嬰撮要》卷三

16.1 組成

人蔘1錢,黃耆1錢,茯神(去木)1錢,甘草1錢,白朮(炒)1錢,木香5分,遠志去心)1錢,酸棗仁1錢,龍眼肉1錢,當歸1錢,牡丹皮1錢,山梔(炒)1錢。

16.2 主治

乳母憂思傷脾,以致小兒血虛發熱腹痛發抽,怔忡失眠自汗盜汗,口舌生瘡;及妊娠吐衄;因乳母鬱怒積熱嬰兒腹痛發搐者;小兒因乳母憂思鬱怒,胸脅作痛,或肝脾經分患瘡瘍之證,或寒熱驚悸無寐,或便血盜汗口瘡不斂。

16.3 用法用量

水煎服。嬰兒患者,令子母俱服之。

16.4 臨牀應用

1.內釣:一小兒因乳母懷抱鬱結,腹痛發搐,久而不愈,用加味歸脾湯漏蘆,母子並服漸愈。
2.脅癰:一小兒4歲,脅間漫腫1塊,甚痛,色如故,服流氣敗毒等藥,加寒熱作嘔,食少作瀉,此稟肝脾氣滯之症,元氣復傷而甚耳。乃擇乳母氣血壯盛者,與加味歸脾湯加味逍遙散服之,兒飲其乳半載而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