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中醫病名 中醫外科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iú

2 英文參考

tumor[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概述

瘤(tumor)爲病名[1]。出《黃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1]。又名瘤贅[1]。是指瘀血、痰滯、濁氣停留於機體組織間而產生的侷限性腫塊[2]。其臨牀特點是:侷限性腫塊,多數生於體表,發展緩慢,一般沒有自;覺症狀,長期不易消散。

瘤的名目很多,《靈樞》中有筋瘤、腸瘤、脊瘤、肉瘤等。其中內臟腫瘤,後世文獻多歸屬於症瘕範疇。生於體表的外科腫瘤,《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分爲六種,即:氣瘤血瘤筋瘤肉瘤骨瘤脂瘤。《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五有六瘤記載,即骨瘤脂瘤肉瘤膿瘤血瘤石瘤[2]

西醫一般稱良性腫瘤爲“瘤”,故本病相當於西醫的部分體表良性腫瘤,但中醫所稱的骨瘤則包括有良性骨腫瘤惡性骨腫瘤

4 瘤的病因病機

瘤多因七情勞欲,復感外邪臟腑失調,生痰聚瘀,氣血凝結而成[2]

瘤的發生原因,薛己認爲:“夫瘤者留也,隨氣凝滯,皆因臟腑受傷,氣血乖違。”說明瘤是內臟功能失調而引起的一種疾病。氣瘤是肺的功能異常,氣機鬱結;血瘤是心的功能異常,血絡縱橫叢集;肉瘤是脾的功能異常,痰聚肉裏;筋瘤是肝的功能異常,筋脈曲張;骨瘤是腎的功能異常,骨絡瘀阻。因此,瘤的發生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逆亂,從而導致瘀血濁氣、痰凝留着聚結而成。

5 瘤的症狀

患者體表出現腫物,如梅如李,日久增大,界限分明,色白而腫痛,亦可破潰化膿,病程漫長,多屬陰症[2]

6 瘤的檢查

瘤的檢查,首先要儘量暴露病變所在部位,觀察腫塊的位置、數目、形態皮膚表面的變化。再用右手食、中指平撳腫塊,捫觸腫塊大小質地活動度、有無壓痛、腫塊皮膚是否有粘連,或與骨骼的關係等。同時結合病史,進行綜合分析,必要時攝X線片,配合B型超聲檢查或進行鍼細胞學檢查,直至切取活體組織進行病理切片檢查,以獲得正確診斷。

7 瘤的治療

瘤的治療,原則上是以手術切除爲主,特別是當腫瘤短期內明顯增大,或有癌變危險時,更應及時手術。但對多發性及某些生長在不便於施行手術部位的腫瘤,可運用中藥治療。

內服藥應堅持辨證論治的原則,按《外科正宗》所歸納,主要有行氣散結、破瘀消腫、化痰軟堅3大法則。

治宜化痰解瘀,軟堅散結;破潰化膿者,佐以解毒[2]。須按瘤體不同而選方[2]

外治法除手術外還有腐蝕、硬化劑注射、冷凍等方法

內治外,瘤體過大者可作手術切除。

8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39.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