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概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为中医综合性著作。原题《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宋代陈言撰于1174年。卷二前半部为医学总论,并将三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作为论述的重点;方论结合颇切实用。本书的特点是将临床与三因相结合,故对研究中医病因学说和各科临床辨证论治等均有参考价值。建国后有排印本。
-
小肠水
2.《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十水者,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悬水、风水、石水、暴水、气水也。”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以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胆水、大肠水、膀胱水、胃水、小肠水为十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
-
心水
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2.《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十水者,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悬水、风水、石水、暴水、气水也。”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以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胆水、大肠水、膀胱水、胃水、小肠水为十水。”
-
正水
2.十种水病。正水的症状:《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称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胆水、大肠水、膀胱水、胃水、小肠水等十水为正水。2.《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十水者,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悬水、风水、石水、暴水、气水也。”
-
胃水
2.《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十水者,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悬水、风水、石水、暴水、气水也。”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以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胆水、大肠水、膀胱水、胃水、小肠水为十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
-
胆水
2.《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十水者,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悬水、风水、石水、暴水、气水也。”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以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胆水、大肠水、膀胱水、胃水、小肠水为十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
-
肝水
2.《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十水者,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悬水、风水、石水、暴水、气水也。”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以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胆水、大肠水、膀胱水、胃水、小肠水为十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
-
肺水
肺水的症状:《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2.《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十水者,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悬水、风水、石水、暴水、气水也。”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以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胆水、大肠水、膀胱水、胃水、小肠水为十水。”
-
四蒸木瓜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方之四蒸木瓜丸:别名:四蒸丸组成:威灵仙半两(苦葶苈同入),黄耆半两(续断同入),苍术半两(橘皮同入),乌药(去木,与黄松节同入)半两。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附注:四蒸丸(《魏氏家藏方》卷八)。
-
乌连汤
概述:乌连汤为方剂名,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方。方名:乌连汤组成:黄连、炮乌头(去皮尖)各等分。制备方法:上药为粗末。功能主治:主治脉痔,下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煎,空腹服。每服2钱,水1盏半,煎7分,去滓,空心服。运用:若热加黄莲,冷加乌头。
-
五皮丸
概述:五皮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制法:以水煎大腹皮取汁,余为末和小丸。治脾湿胃热,痞满腹胀,四肢浮肿,小便不利。附注:本方由《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皮饮衍化而来。《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五皮丸:方名:五皮丸组成:橘皮2两5钱,大腹皮2两5钱,桑皮2两5钱,茯苓皮2两5钱,干姜皮1两2钱5分。
-
芍药知母汤
概述:芍药知母汤为方剂名,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方。组成:桂心、知母、防风各四两,芍药、炙甘草、麻黄、炮附子各三两(一方有白术、川芎、杏仁、半夏)。制备方法:上药为粗末。功能主治: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用法用量:每服四钱,加生姜五片,水煎,空腹服。
-
七瘕
七瘕指七种癓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癓瘕证治》:“夫癓者,坚也,坚则难破。然七癓八瘕之名,经论亦不详出。《东医宝鉴·杂病篇》:“癓名有七,蛟、龙、鱼、鳖、獭、狐、蛇是也,亦曰蛇、蛟、鳖、肉、发、虱、米也(《备急千金要方》)。”
-
三因方
《三因方》为书名,即《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简称。《三因极一病源论粹》,18卷,宋·陈言撰于1174年。作者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本书首叙医学总论,并将三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作为论述的重点;本书的特点是将临床与三因相结合,故对研究中医病因学说和各科临床治疗均有参考价值。建国后有排印本。
-
大肠水
概述:大肠水为病证名,是浮肿的一种类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列十水之一。指因大肠有病而引起的水肿。大肠水的病因病机:由大肠转化失常,气机紊乱,水湿内停,聚散无常所致。大肠水的症状:大肠水的症状为为浮肿,乍虚乍实(水肿时消时肿,时而便溏,时而便秘)。大肠水的治疗:大肠水治宜化湿利水,用胃苓汤。
-
风头眩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眩晕证治》。多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气血衰弱,脏腑阴阳失调等所致。朱丹溪主痰。根据病因、症状之不同,可分为风晕、湿晕、痰晕、中暑眩晕、燥火眩晕、气郁眩晕、肝火眩晕、虚晕等。《圣济总录》卷十七:“风头眩,肩背拘急,肢节疼痛,鼻塞耳鸣,面赤咽干,心忪痰逆,眼目黑花,当风泪出。”
-
心躁夜啼
心躁夜啼为病证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即热夜啼。见《证治准绳·幼科》。又称心躁夜啼。多因胎热、惊热、风热等内犯于心所致。其症面红身热,小便赤涩,入夜即烦躁不安,仰目啼哭而多泪,见灯火则烦啼更甚。治宜清热宁心。用导赤散加黄连。
-
朝食暮吐
朝食暮吐为症状名。出《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景岳全书·杂证谟》:“反胃一证,本属火虚。若寒在下焦,则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乃以食入幽门,丙火不能传化,故久而复出,此命门之阳虚也。”虚在下焦,而朝食暮吐,或食人久而反出者,宜六味回阳饮,或人参附子理阴煎,或右归饮之类。
-
血逆
血逆为病证名。《医学入门》卷五:“坠堕闪挫,误行补涩,则瘀蓄于胃,心下胀满,食下即吐,名曰血逆。古法以二陈汤去茯苓、甘草,加赤芍等分。”指呕吐食物混杂血液。《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心下满,食入即呕,血随食出,名曰血呕。
-
伤酒鼻衄
伤酒鼻衄的病因病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饮酒过多,及啖炙煿五辛热食,动于血,血随气溢,发为鼻衄,名酒食衄。”伤酒鼻衄的治疗:宜泻热止血,用泻心汤加葛花、枳椇子内服,并以细棉蘸药塞鼻止血。
-
小肠痈
小肠痈为病名,发于小肠间之内痈。《疡科心得集》卷中:“小肠痈者,少腹肿而硬,按之则痛,左腿屈而不伸,溲数似淋,时时汗出复恶寒,身皮甲错,腹皮急则腹胀大。”治法:脉迟紧者脓未成,宜牡丹皮汤下之;脉洪数者脓已成,宜薏苡仁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薏苡仁五两、牡丹皮、桃仁各三两、瓜瓣仁四两)。
-
半桃丸
概述:半桃丸为方名,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之半硫丸。主治心腹一切痃癖冷气,及年高风秘、冷秘或泄泻等。半桃丸功在温肾逐寒,通阳开秘,泄浊祛痰,止泻,润大肠;各家论述:1.《温病条辨》:湿阻无形之气,气既伤而且阻,非温补真阳不可,硫黄热而不燥,能疏利大肠,半夏能入阴。
-
脂瘤·痰湿化热证
定义:脂瘤·痰湿化热证(adiposetumorwithpatternofphlegm-dampnesstransformingintoheat)是指痰湿化热,以瘤体红肿、灼热、疼痛,甚至作脓跳痛,伴发热,恶寒,头痛,尿黄,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数为常见症的脂瘤证候。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又名粉瘤。《外科真诠·瘿瘤》:“先用线针于瘤头上针一分深。
-
脂瘤·痰气互结证
定义:脂瘤·痰气互结证(adiposetumorwithpatternofintermingledphlegmandqi)是指痰气互结,以脂瘤表皮中央有黑点,常伴胸膈痞闷,情志抑郁,急躁易怒,舌质淡,舌苔腻,脉滑为常见症的脂瘤证候。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外科真诠·瘿瘤》:“先用线针于瘤头上针一分深。脂瘤相当于西医的皮脂腺囊肿。
-
食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胸腹胀闷,四肢厥冷,恶闻食臭,食入即呕,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名曰食呕。可用栀连平胃散。呕吐现常分为实呕(包括寒邪犯胃证、食积证、胃热证、外邪犯胃证、痰饮停胃证、肝气犯胃证、暑湿证等)、虚呕(包括脾胃气虚证、脾胃阳虚证、脾胃虚寒证、胃阴虚证等)进行辨治,详见呕吐条。
-
鹜溏
注解:鹜溏为病证名。又名寒泄、寒泻。《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寒清于中,感而疟,大凉革候,咳,腹中鸣,注泄鹜溏,名木敛。”《张氏医通·大小府门》:“鹜溏中,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鸭粪,所以澄彻清冷,小便清白,湿兼寒也。附子理中汤。”《金匮翼·泄泻诸症统论》:“鹜溏者,水粪并趋大肠也。
-
五色油丹
五色油丹为病名,即五色丹。又名油肿赤硫丹、五色油丹。小儿丹毒之一。治宜大黄、芒硝、栀子、黄芩、干蓝叶、商陆各等分,为细末。或枣树根四两,丹参三两,菊花一两半,煎汤外洗,避风。《太平圣惠方》:“夫小儿五色丹者,由丹发而改变无常,或青黄赤黑白,皆风毒之热,有盛有衰,或冷或热,故发为五色丹也”。
-
五淋
五淋为五种淋症。有四种说法:①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热淋。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七。②冷淋、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见《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淋》。④气淋、热淋、劳淋、石淋、小便不通。见《医学纲目·肝胆部》。
-
温病劳复
见《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辨证论治:《重订广温热论·温热复症疗法》:“复则诸症复起,惟脉不沉实为辨。安神养血汤主之。实则主以仲景枳实栀豉汤,撤表邪而清里热。如兼头痛恶寒,加薄荷、葱白;如兼寒热,寒多加羌活、紫苏;劳复的分类:劳复有房劳复、食劳复、温病劳复、气虚劳复、阴虚劳复之分。
-
胃心痛
概述:胃心痛(trueheartpainwithcoldlimbscausedbystomachdisease)为病证名。宜草豆蔻丸、清热解郁汤。”《杂病源流犀烛》治脾心痛用诃子散、复元通气散等方。《张氏医通·诸痛门》:“肝心痛者,多由木火之郁,病在血分,…《黄帝内经灵枢·厥病》:“厥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
-
眩运
眩运为病证名。其状头眩目闭,身转而聋,如立舟车之上。”眩晕又称头晕、眩运、头旋眼花。眩晕相当于周围性及中枢性眩晕、耳源性眩晕、颅内血管性病变、药物中毒及晕动病等。本病症多见于现代医学中的内耳性眩晕(美尼尔氏症、晕动症等)、脑性眩晕(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等)、神经官能症及贫血等病中。
-
小中风
小中风为病名。如刘河间主风火。根据病因、症状之不同,可分为风晕、湿晕、痰晕、中暑眩晕、燥火眩晕、气郁眩晕、肝火眩晕、虚晕等。辨证可分中络、中经、中腑与中脏。《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
-
心实热证
心实热证为证候名。《备急千金要方》:“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名曰心实热也。”《太平圣惠方》卷四:“夫心实则生热,热则阳气盛,阳气盛则卫气不行,荣气不通,遂令热毒稽留,心神烦乱,面赤身热,口舌生疮,咽燥,头疼,喜笑,恐悸,手心热,满汗出,衄血,其脉洪实相搏者,是其候也。”
-
心经失血
心经失血为病证名。症见咯出血丝或小量鲜血,胸膈隐隐牵痛,懊憹嘈杂。治宜补心养营,方如茯苓补心汤、五神汤、天门冬汤等方,以及丹参、麦冬、山药、当归、生地等药。《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失血叙论》:“血不得循经流注,荣养百脉,或泣,或散,或下而亡反,或逆而上溢,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诸证生焉。
-
泻
《奇效良方·泄泻门》:“泻者,一时去水如注泄。”出《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呕吐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中,其中以胃肠道疾患最为常见,如急性胃肠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或梗阻、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食管癌、十二指肠壅滞症等。满溢:泻指满溢。《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伤其冲脉,血泻不复。”
-
实呕·胃热证
实呕·胃热证的治疗:方药治疗:实呕·胃热证可用小柴胡汤、竹茹汤、大黄甘草汤等治疗。因气逆者,必痛胀连于胁肋;呕吐现常分为实呕(包括寒邪犯胃证、食积证、胃热证、外邪犯胃证、痰饮停胃证、肝气犯胃证、暑湿证等)、虚呕(包括脾胃气虚证、脾胃阳虚证、脾胃虚寒证、胃阴虚证等)进行辨治,详见呕吐条。
-
五皮饮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方之五皮饮:别名:五皮散组成:炙大腹皮、炙桑白皮、茯苓皮、生姜皮、陈皮各等分。方解:方中陈皮理气健脾,茯苓皮健脾渗湿,二味相伍,使气行脾健,水湿自化;用法用量:加椒目,水煎服。《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方之五皮饮:方名:五皮饮组成:五加皮、地骨皮、桑白皮、茯苓皮、生姜皮。
-
先便后血
出《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便血多由湿热、积滞、结毒侵袭肠胃,或风、热客于下焦,血脉损伤所致。《金匮要略方论》以先便后血为远血,先血后便为近血。近血又有肠风、脏毒之分。后世多从病因分类,而有湿热便血、积热便血、热毒下血、湿毒下血、酒积便血、中寒便血、肠游下血、蛊注下血等名称。
-
下血
下血为症状名,即便血。《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便血指血经肛门而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
-
阴狐疝气
概述:阴狐疝气为病名。俗称小肠气。阴狐疝的病因病机:阴狐疝多因寒气凝结厥阴肝经所致。亦与气疝大同小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寒气下注,入于 中,名曰狐疝,亦属 病。”可选用蜘蛛散、导气汤、酒煮当归丸、济生橘核丸、三层茴香丸。或二陈汤加香附、厚朴、青皮、青木香、苍术、干姜等。
-
夜啼四证
夜啼四证指小儿夜啼四种不同的症候。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寒、热、重舌口疮、客忤;②《片玉心书》指惊啼、热烦啼、腹痛啼、神不安啼;③《幼科金针》指热夜啼、寒疝夜啼、触邪夜啼、心烦夜啼;④《幼幼集成》指脏寒啼、心热啼、神不安啼、拗哭。
-
阳易
概述:阳易(yangexchange)为病证名。是指健康女人与伤寒或温病初愈的男人性交而得病。症状:《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分类:有阴易、阳易之分。
-
阳虚眩晕
概述:阳虚眩晕为病证名。用三五七散、参附汤、正元散、黑锡丹等方。根据病因、症状之不同,可分为风晕、湿晕、痰晕、中暑眩晕、燥火眩晕、气郁眩晕、肝火眩晕、虚晕等。本病症多见于现代医学中的内耳性眩晕(美尼尔氏症、晕动症等)、脑性眩晕(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等)、神经官能症及贫血等病中。
-
咽酸
咽酸证名。又称吞酸、醋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食后噫酸吞酸,皆宿食证,俗谓之咽酸是也。”详见吞酸、吐酸条。
-
足厥阴心痛
足厥阴心痛病证名。外邪侵犯足厥阴经所致的心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足厥阴心痛,两胁急,引小腹连阴股,相引痛。”参见心痛条。
-
中暍
《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并治》:“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治当移患者至凉爽通风处,法当清暑、解热、开窍,先用辟瘟丹、消暑丸灌服,后用益元散、白虎汤、清营汤等。《证治准绳·诸中门》:“中暍者,乃阴寒之证,法当补阳气为主,少佐以解暑,故先哲多用姜桂附子之类,此推《内经》舍脉从证之良法也。”
-
中暑眩晕
概述:中暑眩晕为病证名。宜用人参白虎汤、香薷饮、黄连香薷饮、消暑丸等方。根据病因、症状之不同,可分为风晕、湿晕、痰晕、中暑眩晕、燥火眩晕、气郁眩晕、肝火眩晕、虚晕等。本病症多见于现代医学中的内耳性眩晕(美尼尔氏症、晕动症等)、脑性眩晕(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等)、神经官能症及贫血等病中。
-
中热
1.中暑病;以暑邪中人先从太阳开始,故称太阳中暍。《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喻昌《医门法律》:“暍者,中暑之称。”治当移患者至凉爽通风处,法当清暑、解热、开窍,先用辟瘟丹、消暑丸灌服,后用益元散、白虎汤、清营汤等。《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热,肩背热。”
-
脂瘤
但继发感染时则红、肿、热、痛,甚或形成脓肿,破溃后可自愈或形成瘘管。痰湿化热:脂瘤·痰湿化热证(adiposetumorwithpatternofphlegm-dampnesstransformingintoheat)是指痰湿化热,以瘤体红肿、灼热、疼痛,甚至作脓跳痛,伴发热,恶寒,头痛,尿黄,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数为常见症的脂瘤证候。一般不需内治。
-
折伤吐血
折伤吐血病证名。因折伤所致的吐血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折伤吐血证治》:“病者因坠闪肭,致伤五脏,损裂出血,停留中脘,脏热则吐鲜血,脏寒则吐瘀血,如豆羹汁。此名内伤。”可用加味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