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清 章虛谷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經解

靈樞·衛氣行篇》伯高曰∶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爲經,卯酉爲緯。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爲緯虛張爲經。是故房至畢爲陽,昴至心爲陰。陽主晝,陰主夜。故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週於身,晝行於陽二十五週,夜行於陰二十五週,周於五臟。是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循項,下足太陽,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別於目銳,下手太陽,下至手小指之間外側;其散者,別於目銳,下足少陽,注小指次指之間,以上循手少陽之分側,下至小指之間;別者,以上至耳前,合於頷脈,注足陽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趾之間;其散者,從耳下下手陽明,入大指之間,入掌中;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內踝,下行陰分,複合於目,故爲一週。此明衛氣之行於脈外者,合天象列宿之行度也。其氣雖行脈外,而亦如經脈流行之序,故如上節《痹論》所云∶逆之則病,順之則安。蓋營衛之氣,本出一源,故流行自同軌度,其異於營氣者,晝行於皮肉之陽分,夜行於五臟之陰分。故自平旦從陰出於目內太陽經之睛明穴,則目開而寤,乃循三陽經之部而行於身者,二十五週;至日沒從陽入於足心少陰經之湧泉穴,則目瞑而寐,乃循三陰經行,周於五臟,至夜半營氣會合,其行於陰者,亦二十五週於身,至平旦又出於陽,如是周流不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