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清 章虛谷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五臟咳證

帝曰∶何以異之?岐伯曰∶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下滿;脾咳之狀,咳則右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五臟部位不同,經脈流行各別,故其受邪而致咳者,各有病狀不同,辨其狀,方知病邪之所在而治之。受邪之髒爲本,肺爲標,拔其本,則標自愈而咳可止。今人但知治肺,無怪其不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