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清 章虛谷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論治法

帝曰∶其生於陰者,奈何?岐伯曰∶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傷脾;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則傷腎。此內外三部所生病者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察其所痛,以知其應,有餘不足,當補則補,當瀉則瀉,毋逆天時,是謂至治。此總結上文之義也。上言多飲食,及起居不節、內傷憂怒等,皆病之生於陰者,此又詳所傷之由,以分五臟也。重寒者,外感寒邪內傷寒飲食也。外感則有風雨寒暑之異,內傷則有飲食七情之分,五臟六腑經絡淺深,皆當辨別,以要言之,不出內外三部所生病者也。治之必先審其所因所痛之狀,如上文所云,以知其內外之應,而積之所在,再辨其虛實寒熱,以施補瀉之法,順天時寒熱溫涼,陰陽升降之序,而調其氣血,通其經脈,和其臟腑,是謂至善之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