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尺之五間即尺之五里,爲手五里之別名[1]。見《鍼灸學》(南京)。
穴位 | 手五里 | ||
---|---|---|---|
漢語拼音 | Shouwuli | ||
羅馬拼音 | Wuli | ||
美國英譯名 | Five Li | ||
各國代號 | 中國 | LI13 | |
日本 | 13 | ||
法國 | 莫蘭特氏 | GI13 | |
富耶氏 | |||
德國 | DI13 | ||
英國 | Li13 | ||
美國 | LI13 |
手五里爲經穴名(ShǒuwǔLǐ LI13)[2]。出《鍼灸甲乙經》。代號LI13[3]。《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原名五里[3],《聖濟總錄》名臂五里,《鍼灸資生經》又作手五里[3]。屬手陽明大腸經[3]。手即上肢,五喻中數,裏乃居也,手五里穴距天府五寸,正居大脈之中央,故名手五里[3]。主治肘臂疼痛不舉,中風偏癱,攣急,瘰癧,上肢不遂,咳嗽,吐血,心下脹滿,寒熱瘧疾,身黃嗜臥,驚恐,風溼腫脹等。
5 穴名解
手即上肢,五喻中數,裏乃居也,手五里穴距天府五寸,正居大脈之中央,故名手五里[4]。
在曲池上3寸之處,若自肘尖處向上量之,適得5寸。以古說一寸爲一里計之,故名“五里”。此穴居經隧之要害處,《黃帝內經靈樞·玉版》載:“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髒之氣盡矣。”穴系五臟之氣,故名五里。五里有2穴:一屬足厥陰肝經,“在羊矢下,去氣衝三寸”《鍼灸甲乙經》卷九稱:“足五里。”;一爲本穴。《鍼灸甲乙經》卷七始稱“手五里”,以別其所在部位。[4]
6 所屬部位
上臂[5]
7 手五里的定位
標準定位:手五里在臂外側,當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曲池上3寸處[6][7]。
手五里位於上臂後外側,曲池穴與肩髃穴連線上,距曲池穴3寸處(《鍼灸甲乙經》)。另說“在肘上二寸”(《十四經發揮》),“在肘髎斜上二寸五分”(《循經考穴編》)[7]。
手五里在臂部,肘橫紋上3寸,曲池( LI11)與肩髃( LI15)連線上[7]。
手五里穴的位置
9 穴位解剖
手五里穴下爲皮膚、皮上組織、肱肌。有橈側副動、靜脈。分佈着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爲橈神經。皮膚由臂外側皮神經分佈。皮下組織較疏鬆,有少量脂肪。針由皮膚、皮下組織,到達肱肌,該肌由臂叢的肌皮神經支配。
9.1 層次解剖
9.2 穴區神經、血管
11 主治病症
手五里穴主治肘臂疼痛不舉,中風偏癱,攣急,瘰癧,上肢不遂,咳嗽,吐血,心下脹滿,寒熱瘧疾,身黃嗜臥,驚恐,風溼腫脹等。
手五里主要用於胸肺及局部疾患:如咳嗽、吐血、心下脹滿、中風偏癱、肘臂攣急、疼痛及寒熱瘧疾、身黃嗜臥、瘰癧等[9]。
13 配伍
14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禁不可刺。
《鍼灸甲乙經》:痎瘧,心下脹滿痛,上氣,灸手五里,左取右,右取左。寒熱頸癧適,欬,咳呼吸難,灸五里,左取右,右取左。嗜臥,四肢不欲動搖,身體黃,灸手五里,左取右,右取左。𥌰目䀮䀮,少氣,灸手五里,左取右,右取左。
《鍼灸大成》:主風勞,驚恐,吐血,咳嗽,肘臂痛,嗜臥,四肢不得動,心下脹滿,上氣,身黃,時有微熱,瘰癧,目視䀮䀮,痎瘧。
15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66.
-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5.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00.
- ^ [4]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47.
- ^ [6]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7]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44.
- ^ [8]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60-161.
- ^ [9]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