痎瘧

中醫內科學 中醫常見病 中醫學 瘧疾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ē nuè

2 概述

痎瘧爲病名[1]。有兩個義項:1.瘧疾。2.傳屍病。

3 瘧疾

痎瘧瘧疾[1]。出《黃帝內經素問·瘧論》等篇。

瘧疾的通稱[1]。《聖濟總錄·瘧病門》:“痃瘧者,以瘧發該時,或日作,或間日乃作也……寒溫癉瘧,動皆該時,故《內經》統謂之痎瘧。”

②指間日瘧[1]。《說文解字》:“痎,二日一發瘧也。”《說文句讀》:“謂隔一日(發)也。”

③指老瘧久瘧[1]。《醫學綱目》卷六:“痎瘧者,老瘧也。”“久瘧者,痎瘧也,以其隔二三日一發,纏綿不去。”

④指瘧邪未盡而復發於四季的瘧疾[1]。《諸病源候論·痎瘧候》:“夫痎瘧者……其病秋則寒甚,冬則寒輕,春則惡風,夏則多汗。”。

瘧疾(malaria[2][3])《黃帝內經》稱瘧、痎瘧;《金匱要略方論》稱瘧病[4]。俗稱打擺子[5]。是指感染瘧原蟲、瘴毒或風寒暑溼之氣,以往來寒熱頭痛,汗出,休作有時,反覆發作,日久脅下有痞塊爲主要表現的疾病[5][6]。多發於夏秋季節[6]。發作時,寒熱往來的稱“正瘧”;但寒不熱的稱“牝瘧”;但熱不寒的稱“癉瘧”;熱多寒少的稱“溫瘧”;發於嶺南寒熱不清的稱“瘴瘧”;久瘧不愈脅下有痞塊的稱“瘧母[7]

鍼灸治療間日瘧,不僅能控制症狀,而且能使瘧原蟲檢查轉陰。但惡性瘧疾病情危重者,應採取綜合治療措施。

現代醫學瘧疾多屬本病正瘧範疇,有時也似溫瘧[7]

詳見瘧疾條。

4 傳屍

痎瘧傳屍病的別稱[7]。《外臺祕要·傳屍》:“傳屍病,亦名痎瘧。”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23.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07.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7.
  6. ^ [6]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22-226.
  7. ^ [7] 石學敏主編.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53-5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