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溫中飲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à wēn zhōng yǐn

2 概述

大溫中飲方劑名,出自《景嶽全書·新方八陣》卷五十一[1]

3 處方

熟地黃三至七錢,白朮當歸泄瀉不用,或用山藥代之)各三至五錢,人蔘二錢至一兩(或不用),炙甘草一錢,柴胡二至四錢,麻黃一至三錢,肉桂、炒乾薑(或用煨姜三至七片)各一至二錢[1]

熟地9~21克 冬白朮9~15克 當歸9~15克(如泄瀉者不宜用,或以山藥代之)人蔘6~15克(甚者30克,或不用亦可)炙甘草3克 柴胡6~12克麻黃3~9克 肉桂3~6克 乾薑(炒熟)3~6克(或用煨生薑3-7片亦可)

4 功能主治

功能溫中補虛,解表祛邪。治陽虛傷寒四時勞倦,身雖熾熱,時猶畏寒,即在夏月,亦欲覆蓋衣被,或喜熱湯,或兼嘔惡泄瀉,但六脈無力,肩背怯寒,邪氣不能外達等症[1]

5 用法用量

水煎去浮沫溫服,或略蓋被取微汗[1]

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去浮末,溫服,或略蓋取微汗。

6 加減

氣虛,加黃芪二至三錢;寒甚陽虛,加制附子一至二錢;頭痛,加川芎白芷細辛陽虛氣陷,加升麻;肚腹泄瀉,少減柴胡,加防風細辛亦可[1]

7 備註

原書雲:"服後畏寒悉除,覺有躁熱,乃陽回作汗佳兆,不可疑之畏之"。"此方宜與理陰煎麻桂飲相參用"。

8 摘錄

景嶽全書·新方八陣》卷五十一方

9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