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清 何夢瑤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虛實寒熱說

虛者,正虛也,謂其人氣血虛衰也。實者,邪實也,(一切內外寒熱諸邪,不論有形無形,但着滯爲患,亟宜消散者,皆爲實邪。)非謂其人氣血壯實也。故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所謂正自虛,而邪自實也。)虛而不實者,只用補。虛而實者,必攻補兼施。若實而不虛,則直攻之而已。如虛人傷食,輕則於補劑中加消導之品,重則加下利之藥,頃刻收功矣。庸醫乃謂須與純補,俟其氣旺,則食自運。遷延時日,坐失事機,往往變生他證。即幸而奏效,病者受苦久矣,未有久苦於病,而元氣不傷者也。名曰補之,實以傷之,亦何爲哉?有虛寒,有實寒,(如多食生冷,及寒痰停滯之類。)有虛熱,有實熱,知實熱而不知虛熱,與知虛寒而不知實寒,皆庸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