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劑

十劑 中醫學 方劑學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ǔ jì

2 英文參考

tonifying formul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補劑方劑學名詞,是指具有補益作用方劑[1] 。補劑十劑之一,用補益藥物組成,具有治療陰陽氣血虛證之功效。《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沈氏尊生書·要藥分劑》:“徐之才曰:補可去弱人蔘羊肉之屬是也。”《本草綱目·序例》:“生薑之辛補肝,炒鹽之鹹補心,甘草之甘補脾五味子之酸補肺,苦柏之苦補腎。又如茯神之補心氣生地黃之補心血人蔘補脾氣,白芍藥補脾血;黃芪之補肺氣阿膠之補肺血;杜仲之補腎氣熟地黃之補腎血;芎之補肝氣當歸之補肝血之類,皆補劑。不特人蔘羊肉爲補也。”

十劑原是北齊徐之才按功用歸類藥物方法,爲宣劑通劑補劑泄劑輕劑重劑滑劑澀劑燥劑溼劑10類方劑的合稱[1],宋《聖濟經》於每種之後添一劑字,變爲方劑功用分類法。

4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