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英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ǐ shí yīng sǎn

2 《聖惠》卷六十九

2.1 方名

紫石英散

2.2 組成

紫石英1兩,茯神3分,麥門冬3分(去心),人蔘3分(去蘆頭),羚羊角屑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黃耆半兩(銼),遠志3分(去心),酸棗仁3分(微炒),當歸3分(微炒),黃芩3分,甘草1分(炙微赤,銼)。

2.3 主治

婦人血風煩悶,心神恍惚,眠臥不安

2.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2枚,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2.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3 《聖惠》卷七十八

3.1 方名

紫石英散

3.2 組成

紫石英(細研)1兩,白石英(細研)1兩,石膏1兩,赤石脂1兩,芎1兩,獨活1兩,葛根(銼)1兩,桂心1兩,麻黃2兩(去根節),赤芍藥3分,甘草3分(炙微赤,銼),黃芩3分。

3.3 主治

產後中風口噤,手足搐掣,暈悶不知人事,及緩急諸風毒痹,身體強硬。

3.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拗開口灌之,不拘時候。

3.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4 《聖惠》卷八十五

4.1 方名

紫石英散

4.2 組成

紫石英1兩,寒水石1兩,龍骨半兩,牡蠣粉半兩,滑右1兩,赤石脂半兩,藍葉1分,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石膏1兩,白石脂半兩,桂心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4.3 主治

兒風驚癇,手足掣縮,日數發者。

4.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

4.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5 《聖惠》卷四

5.1 方名

紫石英散

5.2 組成

紫石英1兩(細研,水飛過),遠志去心)半兩,赤小豆(炒熟)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桂心半兩,人蔘去蘆頭)半兩,乾薑(炮裂,銼)半兩,防風去蘆頭)半兩,龍骨(細研)半兩,熟乾地黃半兩,菖蒲1兩,白朮1兩,白茯苓1兩,黃耆1兩(銼)。

5.3 主治

心氣不足,虛悸恐畏,悲怒恍惚,心神不定,惕惕而驚。

5.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以溫酒調下。

5.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6 《聖惠》卷七十二

6.1 方名

紫石英散

6.2 組成

紫石英(細研,水飛過)半兩,硃砂(細研,水飛過)半兩,虎杖(銼)半兩,細瓷末半兩,滑石半兩,斑蝥10枚(糯米同炒令黃,去翅足)。

6.3 主治

婦人三年內月水不通

6.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空心以溫酒調下。至巳時,小便先澀痛,即惡物下如雞肝

6.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7 《聖惠》卷十四

7.1 方名

紫石英散

7.2 別名

紫石英湯

7.3 組成

紫石英1兩(細研),桂心1兩,紫菀1兩(洗去苗土),白茯苓2兩,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人蔘1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耆1兩(銼),熟乾地黃2兩。

7.4 主治

傷寒後,心虛驚悸,煩悶,及咽喉不利,面目忽赤忽黃,虛羸少力。

7.5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7.6 製備方法

上爲散,入石英和勻。

7.7 附註

紫石英湯(《聖濟總錄》卷三十一)。

8 《聖惠》卷二十

8.1 方名

紫石英散

8.2 組成

紫石英2兩(細研),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射干3分,人蔘1兩(去蘆頭),龍骨1兩,遠志3分(去心),茯神1兩,當歸1兩,防風3分(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升麻3分,沉香1兩。

8.3 主治

風虛,心氣不足驚悸汗出,煩悶短氣,悲喜恚怒,不自覺知,咽喉痛,口脣黑,嘔吐舌本強,水漿不通。

8.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赤小豆21粒,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8.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9 《聖惠》卷八十四

9.1 方名

紫石英散

9.2 組成

紫石英1兩(細研,水飛過),滑石1兩,白石脂1兩,龍齒2兩(細研),石膏1兩(細研,水飛過),寒水石1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犀角屑半兩,牡蠣粉1分。

9.3 功效

除熱鎮心。

9.4 主治

小兒熱癇四肢抽掣,每日數發。

9.5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以溫薄荷湯調下。

9.6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