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交換療法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uè jiāng jiāo huàn liáo fǎ

2 英文參考

plasmapheresis

plasma exchange,PE

4 概述

血漿交換(plasma exchange,PE)是一種清除血漿中有害物質的新療法。由於自動血細胞分離機的應用,近年來血漿交換療法廣泛應用於與免疫機制有關的神經系統肌肉疾病,在搶救危重病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6 禁忌

患有感染性疾病者;有過反應者。

7 準備

1.向病人及家屬交待治療目的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和意外,簽訂協議書。

2.向病人解釋治療的過程及注意事項,以消除顧慮,爭取最好地配合。

3.檢查心、肝、腎功能,以及血常規和出凝血時間

4.必要的影像檢查

5.建立靜脈通道,便於用藥及搶救。

8 作用機制

血漿交換的基本原理是將病人全血抽出至體外分離機,分離清除致病物質(如抗原抗體免疫複合物或其他有害物質)的血漿,再將其他剩餘血液成分回輸給病人。由於清除了抗體補體免疫複合物,從而減輕免疫反應,使症狀減輕或完全緩解,達到治療的目的。對嚴重症狀病例,激素治療無效或因副作用不能服用激素者均可用該療法。

9 方法

(1)從患者靜脈出血液,經離心出血細胞血漿,棄取上清液血漿),將洗滌過的血細胞血漿交換(新鮮的冷凍血漿或洗淨人體白蛋白)輸回體內,一次體外循環安全係數是按每公斤體重70ml血液計算,每次循環出血液爲血液量的10~15%,按上述步驟反覆5~10次,清除病人血漿1500~2000ml。

(2)分離血細胞血漿後,選擇性去除血漿中的有害物質,仍將血細胞血漿輸回體內。

由於各種疾病發病機制及病情嚴重程度不一,血漿每次要替換多少,多少時間替換1次,要換漿多少次,應具體掌握。格林-巴利綜合徵一般3~5次,重症肌無力病人需要5~10次,鞏固1次,以免發生抗體反跳

10 臨牀應用

(1)重症肌無力(MG):顯效率最高,一般用於抗膽鹼酯酶藥、激素胸腺切除術無效;不能用激素(因激素副作用症狀急劇惡化病例;重症肌無力危象。爲緩解症狀創造條件接受胸腺瘤胸腺增生的切除手術,均可獲得比較肯定和快速的效果。特別是既有肌無力危象,又有膽鹼能危象的病人,既可清除致病的AchRab,又可清除掉蓄積膽鹼酯酶抑制劑,所以效果更爲滿意。有報道用血漿交換療法治療16例,14例症狀顯著改善或中等改善。

(2)格林-巴利綜合徵(GBS):對應用激素等治療後症狀還繼續加重,特別是呼吸肌麻痹的病人,及時應用血漿交換療法,可以縮短危重階段的病程,促進吞嚥呼吸功能的恢復。文獻報道血漿交換治療10例,顯效76.9%,有效率達80%。有一組報道45例GBS病人,其中急性36例,慢性復發的9例,總有效率爲91%(41/45)。

(3)多發性肌炎:用於腎上腺皮質激素減量而復發病例。

(4)多發性硬化:若用激素免疫抑制劑,不能緩解症狀症狀加重可用PE。Khafri報道換漿加免疫抑制劑治療45例進展型多發性硬化病人,28例有顯效,14例部分改善,3例無效。他對這些病人追蹤1年,大部分病人均能保持效果。

11 副作用

1.枸櫞酸中毒  因加入的大量抗凝劑回輸體內,枸櫞酸血液中鈣結合可致低血鈣,表現爲口脣周圍麻木噁心嘔吐、震顫、心律失常發生率10%~15%。因此,術前要口服葡萄糖酸酸酸鈣2克,出現上述反應時立即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酸酸鈣10ml。近年採用ACD-B抗凝劑枸櫞酸含量減少。

2.感染  PE引起免疫球蛋白含量減低、補體減低,有報道血漿交換療法持續1天,免疫球蛋白補體濃度較正常人下降30%,易發生感染。因此,每次換漿至少要間隔2天以上。爲防止免疫球蛋白補體的減少,有人主張補充丙種球蛋白,以預防發生嚴重感染併發症。

3.血容量減少及低血壓  體外循環需較多血容量,抽血過多,過快,如果抽出量大於輸入量,由於血容量減少,容易引起心血管併發症,常見有低血壓、心動過速和期外收縮,腦幹缺血則有頭暈眩暈。因此,抽血量不宜過多,採血速度不宜快,要充分補液及膠體液。

4.充血性心力衰竭  輸入過快,可發生急性肺水腫心力衰竭。在換漿時要掌握抽血的速度。

5.出血傾向  發生率很低,2.2%~0.6%。一次換漿量如果超過4升,可使凝血酶原時原時間、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血小板計數可降低50%,雖凝血酶凝血酶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纖維蛋白原降低,但PE後4小時恢復正常。造成出血的併發症是少見的。

6.血栓  PE引起機體抗凝因子顯著降低。

7.過敏反應  新鮮冰凍血漿含有異性蛋白,可至過敏反應。可予以抗組胺藥激素

8.可發生致死性意外  肺栓塞心血管意外等。

總之,血漿交換療法一般是比較安全的,只要嚴格掌握適應證和操作步驟,採取相應預防措施,上述併發症的發生率很低。但本療法受設備的限制,而且費用較高是其推廣較慢的原因。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