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飲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ǔ yǐn wán

2 《醫統》卷四十三

2.1 方名

五飲丸

2.2 組成

青皮1兩,陳皮(去白)1兩,半夏(制)2兩,南星(制)2兩,枳實(炒)1兩,茯苓1兩,白朮(炒)2兩,香附子半兩,真蘇子半兩,山楂肉半兩,神曲(炒)半兩,白礬1兩,皁角2兩(搗),生薑2兩(搗)。

2.3 功效

理脾順氣,消食寬胸

2.4 主治

一切停痰留飲

2.5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食後或臨臥白湯送下。

2.6 製備方法

上以南星、半夏同皁角、白礬生薑煮,南星無白點爲度。以南星、半夏焙乾,同前藥爲末,竹瀝薑汁作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3 聖濟總錄》卷六十三

3.1 方名

五飲丸

3.2 組成

橘皮(湯浸去白)1兩,京三棱(醋浸,銼)1兩,烏梅肉1兩,酸石榴(生捶)2枚,大戟半兩,甘遂半兩,芫花半兩,巴豆去油)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1兩,豉1兩,五靈脂1兩,苦蒂藶1兩。

3.3 主治

痰癖脅痛,水飲不消。

3.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嚼棗裹藥乾嚥下,食後服

3.5 製備方法

上藥除巴豆外,以水1鬥同煮,水盡焙乾,搗羅爲末,別研巴豆,拌勻,醋麪糊爲丸,如綠豆大。

4 《雞峯》卷十八

4.1 方名

五飲丸

4.2 組成

遠志1兩,苦蔘1兩,黎蘆1兩,白朮1兩,甘遂1兩,五味子1兩,大黃1兩,石膏1兩,桔梗1兩,半夏1兩,紫菀1兩,烏賊骨1兩,前胡1兩,芒消1兩,芫花1兩,當歸1兩,人蔘1兩,栝樓根1兩,大戟1兩,貝毋1兩,茯苓1兩,芍藥1兩,黃芩1兩,葶藶1兩,桂1兩,恆山1兩半,薯預1兩半,厚朴1兩半,細辛1兩半,附子1兩半,巴豆30個,蓯蓉1兩,甘草3分。

4.3 主治

五飲留滯,停痰癖飲結在兩脅,心腹脹滿,羸瘦,不能飲食,食不消化,喜唾乾嘔大小便或祕或利,腹中動搖作水聲,腹內熱口乾欲飲水漿,卒起頭眩欲倒,胸脅下痛。

4.4 用法用量

每服1-2丸,臨臥時以熟水送下。

4.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