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性齒齦口腔炎

皮膚性病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pào zhěn xìng chǐ yín kǒu qiāng yán

2 英文參考

herpetic gingivostomatitis

4 疾病概述

皰疹性齒齦口腔炎是原發型單純皰疹最常見的一型,多發於l~5歲的兒童,成人少見。初起有高熱,倦怠,咽喉疼痛,局部淋巴結腫大且有壓痛。在頰,舌及咽部可發生水皰,此水皰常易破潰而形成白色斑塊,繼而轉變爲潰瘍,上覆以淡黃色僞膜有劇痛,影響進食,齒齦潮紅腫脹且易出血。在脣紅部和口周圍亦常發生水皰,約經3~5日熱退,後潰瘍逐漸癒合,整個病程約2周。

5 疾病描述

皰疹性齒齦口腔炎此是原發型單純皰疹最常見的一型,多發於1~5歲的兒童,成人少見。

6 症狀體徵

初起有高熱、倦怠、咽喉疼痛、局部淋巴結腫大且有壓痛。在頰、舌及咽部可發生水皰,此水皰常易破潰而形成白色斑塊,繼而轉變爲潰瘍,上覆以淡黃色僞膜有劇痛,影響進食,齒齦潮紅腫脹而易出血。在脣紅部和口周圍亦常發生水皰,約經3~5日熱退,後潰瘍逐漸癒合,整個病程約2周。

7 疾病病因

本症系由人類單純皰疹病毒所致。

8 診斷檢查

實驗室檢查組織培養可發現帶狀皰疹病毒免疫熒光檢測血清中可見有抗體水皰中含有補體結合抗原,皰液塗片檢查可見多核氣球狀細胞,電鏡檢查可迅速(30分鐘)作出可靠的診斷。

根據成簇水皰,沿神經分佈,排列成帶狀,單側性及有明顯的神經痛等特點,診斷不難。當皰疹尚未出現之前或表現爲頓挫性帶狀皰疹時,可能將神經痛疑爲其它疾病,需加注意。有時需和單純皰疹鑑別,後者好發生皮膚粘膜交界處,多見於發熱性疾病的過程中,且常有反覆發作史。

9 治療方案

對於一般患者,以止痛、縮短病程和防止繼發感染爲原則。

(一)止痛

給予鎮痛劑,如阿司匹林安乃近等,賽庚啶亦可減輕其疼痛,各種安定藥對後遺神經痛有效,如阿米替林奮乃靜氟奮乃靜硫利達嗪合併使用,多在1~2周內解除疼痛卡馬西平氯普噻噸羅通定等皆可試用。有人使用西米替丁可加速疾病痊癒和緩疼痛維生素E400mg 1日3次亦有取得制止後遺神經痛的報道。最近報道外用0.025%辣椒辣素霜對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有較好的療效。

(二)抗病毒

1、阿糖腺苷    每日15 mg/kg靜注10 d,早期應用可減少急性痛和後遺神經痛,加速痊癒

2、阿昔洛韋或伐昔洛韋    早期應用可抑制病毒及阻止其播散。

3、干擾素    高劑量(每日5.1×105IU/kg)早期應用可作爲高危病人活動感染的輔助治療。

(三)皮質類固醇

皮質類固醇治療的問題,目前尚有爭論,有人主張老年患者,若無明顯禁忌症時,早期給予潑尼松,可以減輕炎症,阻止對神經節神經纖維毒性和破壞作用,減少帶狀皰疹後遺的神經痛,且不影響其特殊免疫球蛋白IgG的形成,但亦有報道應用皮質類固醇治療無效。

(四)維生素免疫療法

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B12等內服或注射。左旋多巴對老年和眼帶狀皰疹也有一定的療效,帶狀皰疹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水痘有效,而不能縮短帶狀皰疹病程和其後遺神經痛,故有人認爲不要用於治療帶狀皰疹

(五)針刺療法

有明顯的消炎止痛作用,對後遺性神經痛亦有療效。按損害發生部位取穴或針刺阿是穴。亦可用耳針,在相應部位找刺痛點,間歇留捻20分鐘。

(六)音頻電療法、激光照射或磁穴療法可消炎止痛。

(七)中醫中藥治療

熱盛者清火利溼,用龍膽瀉肝湯加減;溼盛者健脾除溼,用除溼胃苓湯加減;若皮疹消退後局部疼痛不止者,則宜疏肝理氣,活血止痛,方以柴胡疏肝飲金鈴子散(金鈴子延胡索)加減。還可用驗方大青葉板藍根15g,煎水代茶。並可用板藍根注射液2mL肌內注射,每日1~2次,10次爲一療程。高熱病人,尤其三叉神經受累有角膜皰疹時,可用羚羊角粉0.1~0.5g沖服

(八)局部治療

以消炎、乾燥、收斂、防止繼發感染爲原則。可外用2%龍膽紫溶液,或複方地榆氧化鋅油(生地榆10.0,紫草5.0,冰片2.0,氧化鋅油加到100.0)外塗。若有繼發感染,可用新黴素軟膏外擦。有壞疽性潰瘍時,可用0.1%新黴素溶液或0.1%依沙吖啶溶液溼敷。對眼帶狀皰疹可用0.1%~0.5%皰疹淨溶液滴眼,有人用0.1%磷乙酸霜外用,有減輕疼痛,縮短病程的效果。

10 特別提示

發生口腔單純皰疹皰疹性齒齦口腔炎,多發於1~5歲的兒童,前驅期有發熱、倦怠等全身症狀。而阿弗他口腔炎爲孤立散在分佈綠豆大小潰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