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睛·心脾溼熱證

中醫證名 中醫學 漏睛 中醫眼科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òu jīng ·xīn pí shī rè zhèng

2 英文參考

leaking eye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in heart and splee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定義

漏睛·心脾溼熱證(leaking eye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in heart and spleen)是指心脾溼熱,以大眥頭微紅潮溼,膿液浸漬外溢,拭之又生,小便黃赤舌苔黃膩爲常見症的漏睛證候[1]

4 症狀

漏睛·心脾溼熱證患者大眥頭微紅,稠粘膿液常自淚竅溢出,浸漬瞼眥,拭之又生,尿赤,苔黃膩。

5 證候分析

大眥屬心,胞瞼屬脾。今心有伏火,脾有溼熱流注經絡,上攻瞼眥,故大眥頭微紅,閉塞淚竅積聚成膿,滿溢而出,故稠粘膿液常白淚竅流出,浸漬瞼眥,拭之又生。心火移熱於小腸脾經溼熱上蒸,故尿赤,苔黃膩。

7 方藥治療

漏睛·心脾溼熱證可用竹葉瀉經湯加減治療。方中竹葉黃連清心火;大黃梔子黃芩升麻脾瀉熱;澤瀉車前子竹葉清熱利溼茯苓甘草升麻理脾滲溼,用柴胡決明子以加強清火之力,羌活能除膀胱經風溼赤芍祛瘀滯,全方總以瀉積熱祛溼滯爲主。如膿多稠粘,則可去羌活,選加天花粉漏蘆乳香沒藥,以加強清熱排膿祛瘀消滯的作用大便不硬,實熱不盛者,亦可用蜜劑解毒丸緩調之。

8 關於漏睛

漏睛(leaking eye chronic dacryocystitis)爲病名[2]。見《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三。漏睛又名目膿漏(《諸病源候論·目病諸候》)、漏睛膿出(《祕傳眼科龍木論》)、漏睛眼(《原機啓微》)、熱積必潰之病[2]竅漏證(《證治準繩·雜病》)、眥漏症[2]。是指以內眥部常有黏液或膿汁自淚竅處溢出的眼病[2]

漏睛相當於西醫的慢性淚囊炎[2]

現代醫家認爲,本病是一種常見病,成人或老年人最多,青年及兒童則較少,女性多於男性。有一眼獨病者,也有兩眼俱病者,但以一眼獨病爲多。多爲椒瘡的常見合併症之一,並有可能演變爲漏傭瘡。另外,邪毒長期伏於內眥,膿汁不盡,若行眼部手術或目珠外傷,尤其黑睛破損,皿邪毒乘隙而人,可繼發凝脂翳黃液上衝等嚴重變症。

詳見漏睛條。

9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11.

治療漏睛·心脾溼熱證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漏睛·心脾溼熱證相關藥物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