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滲溼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ú líng shèn shī tāng

2 衛生寶鑑》卷十四:茯苓滲溼湯

2.1 處方

茵陳1.8克 白茯苓1.5克 木豬苓 澤瀉各1克 黃連 黃芩(生)梔子 漢防己 白朮 蒼朮 陳皮 青皮各1克

2.2 製法

上十二味,哎咀,作一服。

2.3 功能主治

黃疸寒熱嘔吐,渴欲飲冷,身體面目俱黃,小便不利,全不食不得臥

2.4 用法用量

用水30O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

2.5 摘錄

衛生寶鑑》卷十四

3 壽世保元》卷三:茯苓滲溼湯

3.1 處方

豬苓澤瀉蒼朮(米泔浸)、白茯苓陳皮枳實麩炒)、黃連(炒)、黃芩梔子防己茵陳木通

3.2 製法

上銼。

3.3 功能主治

溼熱發黃,汗黃尿赤,及寒熱嘔吐,而渴欲飲冷水,身目俱黃小便不利,不思飲食。

3.4 用法用量

生薑3片,水煎服。

如飲食不思乃傷食,加砂仁神曲麥芽(炒)各3分。

3.5 摘錄

壽世保元》卷三

4 《治疹全書》卷下:茯苓滲溼湯

4.1 處方

茯苓澤瀉木通防風豬苓、銀花、連翹蒼朮黃柏川芎

4.2 功能主治

疹後因冷水沐浴,溼留皮膚,愈後發生痛癢毒瘡,常流溼水成片者。

4.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4.4 摘錄

《治疹全書》卷下

5 《杏苑》卷三:茯苓滲溼湯

5.1 處方

黃芩2分,黃連1錢5分,梔子2錢,陳皮2分,枳實8分,青皮1分半,豬苓1錢,赤茯苓8分,澤瀉1錢,茵陳2錢。

5.2 功能主治

溼熱內鬱,致成黃疸

5.3 用法用量

(口父)咀,水2鍾,煎1鍾,溫服

5.4 各家論述

上證治宜清熱勝溼。是以黃芩黃連梔子以清熱,陳皮青皮枳實以散鬱,豬苓澤瀉、赤苓利小便滲溼茵陳溼熱以退黃疸

5.5 摘錄

《杏苑》卷三

6 《慈幼心傳》卷下:茯苓滲溼湯

6.1 處方

四苓散平胃散黃連山梔仁、茵陳山楂麥芽枳殼

6.2 功能主治

小兒食疸。

6.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6.4 摘錄

《慈幼心傳》卷下

7 《證治寶鑑》卷十二

7.1 方名

茯苓滲溼湯

7.2 組成

茵陳7分,白茯苓6分,木豬苓5分,澤瀉5分,白朮5分,陳皮5分,蒼朮(米泔浸1宿,炒)5分,黃連5分,山梔(炒)4分,秦艽4分,防己4分,葛根4分。

7.3 主治

黃疸嘔吐寒熱,尿澀。

7.4 用法用量

水2鍾,煎7分,食前服。

8 萬氏家抄方》卷二

8.1 方名

茯苓滲溼湯

8.2 組成

白茯苓5分,澤瀉5分,茵陳6分,豬苓2錢,陳皮2分,黃連2分,梔子2分,防己2分,白朮2分,蒼朮2分,枳實2分。

8.3 主治

黃疸寒熱嘔吐,渴欲飲冷,身體面目俱黃,小便不利,全不食不得臥

8.4 用法用量

(口父)咀,作1服,水2盞,煎至1盞,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9 醫學正傳》卷二引東垣方

9.1 方名

茯苓滲溼湯

9.2 組成

黃芩4分,黃連4分,梔子4分,防己4分,白朮4分,蒼朮4分,陳皮4分,青皮4分,枳實4分,赤茯苓5分,澤瀉5分,茵陳6分,豬苓(去黑皮)1錢。

9.3 主治

溼鬱黃疸寒熱嘔吐而渴,身體面目俱黃,小便不利,不思飲食,莫能安臥。

9.4 用法用量

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

9.5 製備方法

上細切,作1服。

10 景嶽全書》卷五十七引《活人書》

10.1 方名

茯苓滲溼湯

10.2 組成

白茯苓5分,澤瀉5分,茵陳5分,青皮5分,陳皮5分,防己5分,梔子8分,黃芩8分,黃連7分,枳實7分,蒼朮1錢,白朮1錢。

10.3 主治

黃疸溼熱嘔吐而渴,身目俱黃小便不利,食少而熱。

10.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